第275章 “灵犀”入髓(2 / 2)

在生物实验室,哈桑·阿里和林小雨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暴露在模拟“稳定能量场”下的神经元集群。他们记录着细胞电活动的微妙变化、神经递质释放模式的改变,甚至试图捕捉那些可能存在的、超越化学信号的量子层面信息传递。

在哲学与认知工作室,帕洛玛·陈带领着一个小团队,筛选和改造着来自佛教正念、道家内观乃至亚马逊萨满部落的古老意识训练法,去芜存菁,将其与现代神经反馈技术结合,开发出一套旨在强化注意力、情绪稳定和自我觉察的“心智铠甲”。

而在埃琳娜主导的工程实验室,一个原型“意识共振舱”正在被建造。它看起来像一个极其舒适的蛋形座椅,内部布满了非侵入式的多模态传感器,能够同时监测脑电、肌电、心率、皮电甚至眼动,更重要的是,其核心嵌入了能够生成和精确控制那种“稳定能量场”微型版本的场发生器。整个系统由“灵犀”AI进行实时监控与调控。

几天后,初步整合测试。

自愿成为首批“深潜者”的,是几位经过严格身心评估、且心智锚定训练得分最高的“深蓝少年班”成员,也包括陈星衍和林小雨。他们既拥有年轻人的神经可塑性,又具备超越年龄的理论理解和心理素质。

陈星衍第一个坐进了“意识共振舱”。他按照帕洛玛指导的方法调整呼吸,将注意力集中在内部,感受着舱内逐渐弥漫开的、极其微弱却让人心神宁静的“稳定能量场”。

“神经系统参数稳定……”

“能量场耦合度百分之五,缓慢提升……”

“心智锚定指数,优秀。”

“灵犀”AI的合成音平静地汇报着。

陈星衍闭着眼,眉头微蹙,似乎在努力感知着什么。突然,他开口道:“……感觉到了……像……像有很多细小的光点在思维的网络里流动……一些之前卡住的数学概念……好像……变得清晰了一点?不,不是清晰,是……有了不同的连接方式……”

他的描述零碎而主观,但监测屏幕上,他大脑中与空间推理和抽象思维相关的区域,确实显示出异常活跃和高度有序的连接模式。

紧接着是林小雨。她的体验更为具象:“……我好像……能更‘感觉’到材料内部的应力分布了……不是通过数据,是一种……直觉?那个自修复模型的瓶颈……我好像知道问题出在哪个能量流动的节点了……”

她的描述让哈桑·阿里激动不已,因为仪器显示,她对微观结构的想象力相关的脑区活动与模拟材料数据库的匹配度在显着提升。

初步结果令人振奋!这种有限的、受控的“深潜”,似乎真的能打破常规思维的壁垒,激发更深层的直觉与创造力!

然而,就在测试顺利进行,众人面露喜色时,一直严密监控着“普罗米修斯全球”那位观察员的安保小组,传来了紧急消息。

“目标在十分钟前,利用其被授权的、访问非核心文献数据库的权限,进行了一次极其隐蔽的、高频次的特定关键词检索。检索词经过伪装,但核心指向与我们‘灵犀入髓’计划高度相关,尤其是……关于意识‘深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实感知扭曲’及‘能量反噬’的历史案例与理论文献。”

林见鹿的心猛地一沉。

索恩的人,不仅知道他们在做什么,甚至……可能在寻找“灵犀入髓”计划的安全漏洞?或者,他们手中掌握着某些关于“深潜”危险的、连见鹿书院都尚未知晓的关键信息?

“灵犀入髓”计划刚刚展现出希望的曙光,阴影中的窥探者,似乎就已经准备好了刺向它软肋的毒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