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见鹿资本(2 / 2)

“第二个项目,‘元音符’,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确权与分发平台,团队想打造一个更公平、对创作者更友好的数字内容生态。”周薇拿出第二份文件。

这次,林见鹿看得更仔细了一些,眉头微蹙:“理念很好,但区块链技术与现有监管框架的兼容性存在巨大不确定性,商业模式也过于理想化。风险太高。”

负责风控的合伙人点头赞同:“目前看,更像是一个极客的理想国项目,商业化落地遥遥无期。”

“保持关注,但暂不投资。”林见鹿做出了判断,“可以邀请他们的技术负责人来我们的开发者社区做个分享,探讨在合规前提下,某些技术点合作的可能性。资本不能仅仅为理想买单,更要为可实现的未来下注。”

“第三个项目,”周薇的声音略微提高了一些,“有点特别。不是技术公司,是一家名为‘新语’的在线教育机构,他们开发了一套基于认知科学的个性化学习系统,但受限于平台和渠道,发展缓慢。他们找我们,是希望其学习应用能深度集成到‘灵犀’的设备中,比如利用平板的pencil特性做手写笔记与智能批改。”

赵昊(作为特邀列席)忍不住插嘴:“教育?这跟咱们的生态有关系吗?是不是有点远?”

林见鹿却没有立刻否定,他沉思片刻,问道:“他们的学习系统,数据如何处理?能否做到离线化和隐私保护?”

“他们强调数据本地化处理,只在必要环节进行匿名化云端同步,非常注重用户隐私。”周薇回答。

“教育,是数字生活的重要场景,也是高粘性、高价值的场景。”林见鹿缓缓道,“如果‘新语’的系统真能做到他们宣称的效果,并且与我们的设备深度结合,提供无缝、安全、高效的学习体验,那将极大地增强我们生态对家庭用户、特别是学生群体的吸引力。这不仅仅是投资一个项目,更是**投资一个重要的生态场景**。”

他看向周薇:“启动尽职调查,重点评估其教学系统的真实效果、数据安全架构以及团队的教育理念。如果通过,可以考虑战略投资,并给予其‘灵犀教育’战略合作伙伴的身份,开放相应的系统级接口。”

会议在高效而务实的氛围中继续进行。林见鹿展现出的,不再是技术上的直觉,而是基于对生态格局的深刻理解、对产业趋势的精准判断、以及对风险与收益的冷静权衡的投资智慧。

“见鹿资本”的成立,如同在“灵犀”生态这棵初长成的大树旁,埋下了一条深广而富有营养的根系。它不仅要为大树本身输送养料,更要探测四周的土壤,将那些有潜力的种子也培育起来,最终形成一片共生共荣的森林。

潜龙已不再仅仅满足于在技术的天空翱翔,它开始俯瞰大地,布局山河,用资本的杠杆,撬动一个更加庞大而稳固的数字帝国。风云激荡的舞台,灯光依旧聚焦,但幕后的棋局,已经进入了更深、更广的维度。属于“见鹿资本”的传奇,刚刚开始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