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泽乡中雨未休,戍卒揭竿抗秦流。
王侯本无天生种,草莽亦能主沉浮。
可惜内讧终覆败,犹留壮志照千秋。
若非首举反旗者,哪得汉家四百秋?
公元前209年,秦朝的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一场瓢泼大雨下得没完没了。泥泞的道路上,一支九百多人的戍卒队伍正艰难跋涉,他们要去渔阳(今北京密云)戍边,陈胜和吴广就在这支队伍里,还当了个小官——屯长。
陈胜是阳城(今河南登封)人,吴广是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俩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平时靠种地过日子,偶尔帮人打零工,谁也没想到会被抓来当戍卒。秦朝的法律有多严苛?《史记·陈涉世家》里写得明明白白:失期,法皆斩——要是没按时赶到戍边地点,不管什么原因,全队都得砍头。
这雨下得太邪乎,道路全被冲毁,队伍走了十几天,连渔阳的影子都没见着。戍卒们一个个慌了神,有的蹲在地上哭,有的骂天骂地,还有的偷偷盘算着逃跑。陈胜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也犯嘀咕:跑吧,秦朝到处都是追兵,迟早得被抓;不跑吧,到了渔阳也是死路一条——横竖都是死,不如拼一把!
他找到吴广,俩人躲在帐篷里偷偷商量。陈胜压低声音说:兄弟,咱们现在就是等死,不如反了!秦朝这几年修长城、建阿房宫、挖骊山墓,老百姓早就怨声载道,咱们只要振臂一呼,肯定有很多人跟着干!
吴广一听,眼睛都亮了:哥,我早就有这想法!就是怕没人响应。陈胜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我有办法。咱们先造点声势,让大家觉得反秦是天意!
俩人说干就干。当天晚上,吴广偷偷跑到附近的祠堂,点起篝火,还学狐狸叫:大楚兴,陈胜王!戍卒们本来就心里发慌,听到狐狸叫着陈胜要当王,一个个吓得睡不着觉,都觉得这是老天爷在暗示什么。
第二天早上,戍卒们看陈胜的眼神都变了——有人说看到陈胜身上有,有人说昨晚做梦梦到陈胜带兵打胜仗。陈胜和吴广看时机差不多了,就找了个机会,故意跟押送戍卒的将尉(秦朝军官)吵架。将尉本来就因为下雨耽误行程心烦,被吴广一激,当场就拔出剑要砍吴广。
吴广早有准备,一把夺过将尉的剑,反手就把将尉杀了。陈胜也趁机冲上去,杀了另一个将尉。俩人提着将尉的人头,站在高台上对戍卒们说:兄弟们,咱们已经误了期限,到了渔阳也是死!王侯将相难道天生就该富贵吗?咱们不如反了秦朝,说不定还能活下来,甚至能当王侯!
戍卒们本来就走投无路,被陈胜这么一鼓动,纷纷举起手里的锄头、木棍,大喊:我们跟你干!就这样,陈胜和吴广用两把剑、一场狐狸叫,点燃了秦末农民起义的第一把火——这波操作,放在现在绝对能上创业热搜,标题就是#从必死局到反秦先锋,陈胜吴广的逆袭第一步#。
杀了将尉、动员了戍卒,陈胜吴广的反秦创业团队正式成立。可团队刚起步,问题就来了:没武器、没旗帜、没粮草,甚至连个像样的组织都没有。陈胜吴广也不含糊,当场就搞了个极简创业方案。
首先是定名号。他们打着恢复楚国的旗号,因为秦朝灭了楚国后,楚国人一直不服气,流传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陈胜还自称,封吴广为,给团队定了个明确的组织架构——虽然简陋,但至少让大家知道谁是领导。
然后是凑装备。没有兵器,就把木棍、锄头磨尖了当武器;没有旗帜,就用染了血的布当旗帜;没有铠甲,就用木板、藤条编个简单的防护甲。就这样,一支由农民组成的杂牌军,浩浩荡荡地向附近的县城发起了进攻。
他们第一个攻打的是大泽乡旁边的蕲县。蕲县的秦朝守军本来就没多少,再加上没想到会有农民起义,被陈胜的队伍一冲,很快就投降了。陈胜吴广占领蕲县后,打开县城的粮仓,把粮食分给老百姓,还招募了很多痛恨秦朝的农民加入队伍。
短短几天,陈胜的队伍就从九百多人发展到了几千人,还缴获了秦朝的一批兵器、战马。他们乘胜追击,又攻占了铚(今安徽宿州西南)、酂(今河南永城西南)、苦(今河南鹿邑)、柘(今河南柘城)、谯(今安徽亳州)等县城。每占领一个地方,陈胜就开仓放粮、招募士兵,队伍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史记·陈涉世家》里记载: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等他们打到陈县(今河南淮阳)的时候,已经有了六七百辆战车、一千多骑兵、几万步兵,成了一支真正的。陈县是秦朝的重要城池,守军有好几千人,可面对陈胜的队伍,还是不堪一击——陈胜的队伍里,有农民、有工匠、有曾经的楚国旧贵族,大家都抱着推翻秦朝的念头,打仗特别拼命。
占领陈县后,陈胜召集了当地的乡绅、贵族和起义军将领,商量下一步该怎么办。有人说:将军您亲自带兵打仗,讨伐残暴的秦朝,恢复楚国的土地,功劳这么大,应该称王!其他人也纷纷附和。陈胜本来还想客气一下,可看大家都支持,就顺水推舟,自立为,定国号为(意思是张大楚国),还把陈县定为都城。
吴广也没被亏待,被封为(相当于副王),负责率领军队攻打秦朝的重镇荥阳(今河南荥阳)。至此,陈胜吴广的草根创业团队,正式升级为张楚政权,成了秦朝末年最有影响力的反秦势力——从大泽乡起义到建立政权,只用了不到一个月,这野蛮生长的速度,在历史上都少见。
建立张楚政权后,陈胜制定了多路伐秦的战略:一路由吴广率领,攻打荥阳,堵住秦朝军队向东的通道;一路由周文率领,直接攻打秦朝的都城咸阳;还有几路分别攻打赵、魏、燕等旧地,扩大根据地。
一开始,各路大军进展都很顺利。周文的队伍一路向西,沿途不断有农民加入,等打到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的时候,已经有了几十万士兵、一千多辆战车。函谷关是秦朝的重要关口,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可秦朝守军没想到起义军会来得这么快,被周文打得大败。周文率军长驱直入,一直打到咸阳附近的戏亭(今陕西临潼东北),离秦朝的心脏只有一步之遥。
秦二世胡亥听到消息后,吓得差点从龙椅上摔下来。他赶紧召集大臣商量对策,有个叫章邯的少府(负责管理皇帝私产的官员)站出来说:现在起义军势大,咱们来不及调动外地的军队,不如把骊山墓的刑徒(修陵墓的囚犯)编成军队,我来率领他们抗击起义军!秦二世没办法,只能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