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贾长安紧紧握住了苏青瓷的手,两人相视一笑,眼中都有泪光闪烁。所有的压力、疲惫、委屈,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赵安邦兴奋地大吼一声,秦望舒擦拭着眼角的泪痕,唐乐知则激动地记录着网络上瞬间爆棚的好评。
这不仅仅是“长安印象”的胜利,更是他们守护的价值观的胜利。
演出结束后,贾长安和苏青瓷被热情的观众和媒体团团围住。在回答问题时,贾长安紧紧握着苏青瓷的手,没有回避任何尖锐问题,坦然面对过去的质疑,并再次强调了“长安印象”扎根西安、创新传承的初心。
他们的身影,他们的坚定,以及他们之间那不言而喻的亲密,通过镜头传遍了全网。“归处是长安”不仅仅是一个项目名称,更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和情感符号。
人群渐渐散去,已是深夜。贾长安和苏青瓷避开喧闹,再次走到了曲江池畔,就像那夜雨之后一样。只是这一次,心境已然不同。夜空中的明月,皎洁地照耀着这座千年古城,也照耀着他们。
“还记得那晚你说的话吗?”贾长安看着苏青瓷,月光下她的侧脸柔和而美好。
“哪一句?”
“你说,‘用我们的方式’。”贾长安轻声说,“我们做到了。”
苏青瓷转过头,迎上他深情的目光,嫣然一笑:“是啊,我们做到了。”
贾长安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巧精致的锦盒,打开,里面是一枚设计古朴的银戒,戒面雕刻着西安城墙的纹样,内圈刻着四个小字:归处长安。
“青瓷,”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却无比郑重,“也许现在还不是最安稳的时候,前面的路可能还有风雨。但我想问你,愿不愿意,从今以后,让我和你一起,永远守护我们的‘归处’?无论它是这家民宿,这座城,还是……我们彼此的心安。”
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最朴素的承诺。苏青瓷看着那枚蕴含着他们共同记忆和梦想的戒指,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她伸出微微颤抖的手,用力点头,声音哽咽却清晰:
“我愿意。”
贾长安将戒指轻轻戴在她的无名指上,大小正好。然后,他握住她的手,将她拥入怀中。月光如水,静静洒落在相拥的两人身上,古城墙默然伫立,见证着这跨越千年的浪漫与承诺。
风起于曲江池,但归处,终是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