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门后店,这个模式非常独特和好用,自从内地开放以后,就慢慢形成了这个模式,沈良也是朝着这个模式在走。
港岛在八十年代成为世界钟表出口数量的领导者,远超瑞士,可见当时的港岛强的可怕。
就这么小的一个地方,制造,金融,地产,还是拥有两个深水港的港口型城市。
还是内地和西方交流的重要桥梁,有货,有钱,有码头,有船王,还是一个资本主义制度地区。
这是什么,这是天然的财阀诞生之地。
全产业发展,再以私人银行为轴,最后再以某一行业独步于世界,行成垄断,至少也要是某个大型国家个地区,几个垄断席位中也必须占上一个,有一定的话语权。
这样一个百年的财阀世家就成了。
南棒那边的财阀也算财阀,当然小日子那边也一样,不过他们家族的公司大部分股份可不在自己手里,而是在老美爸爸手里,所以他们得财阀威风也只是在自己国家耍耍,也只是祸乱一下娱乐圈和底层人。
沈良也想做财阀,可他要做的可是能站着挣钱的财阀。
做财阀的第一步已经迈过去了,也有了原始的资金,原始资金大多都来之不易,多少都带点血,这个大家都能理解的吧。
沈良要做世界范围内的财阀也不容易,港岛再怎么四小龙那也不是一个国家,而且地方太小,影响力更不够。
连李黄瓜也没成,在一个官本位的国家,一方面是不允许出现这么一个牛逼的财阀,更重要的是李黄瓜就是一个无国界者,要上升到那个位置,国家的支持是必须的,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后世李黄瓜也没到那一步,国人痛恨着这个卖国贼,把重要的码头卖给外人,捅了国家一刀,还清空了所有国内的资产外逃。
其实李黄瓜也未必不恨着内地,他都那么有钱了,为什么不支持他更进一步。
早先邀请国媒传记,捐钱,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影响力,知名度,营造人设,就是想要更进一步,可惜没有。
他也不想想,他在内地做的最多的就是圈地等升值,并不做建设,有多遭政府恨,他不懂么?!有些政府想加钱赎回来他都能不同意的,可见这就是一个利字当头的人。
再回到港岛,到后世,港岛人的生老病死都离不开李黄瓜,而李黄瓜又是个极其重利的人,港岛人想把李黄瓜扒皮喝血一点毛病都没有。
现在的李黄瓜已经起势,虽然没有不可阻挡吧,那也是不可小觑。
胡思乱想了那么多,沈良还是决定,将下一个目标放在李黄瓜身上。
港岛绝对不允许再有李黄瓜这么牛逼的人物,耶稣也留不住他,我沈良说的。
想是这么想的,不过要做的话,最多也是绑绑架,迷晕,下药,放点男人女人进去,拍个片子什么的,大多也只是下三路的招呼,对李黄瓜有影响力,但到不了伤筋动骨的地步,而且人家也不是吃素的,也是有约翰牛那边做后台的。
权利,权利,有权有利,有利有权。
自古以来都是密不可分的,几千年也就那一位伴着红日的老人,才能短暂的劈开了这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