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仙乐战歌(2 / 2)

她一下子扑进吕辰怀里,炽热的看着吕辰的眼睛:“吕辰,我好欢喜,好开心!”

吕辰温柔地环抱住她,感受着她发自内心的喜悦,也回应着她深深的爱意。

许久,两人相视一笑,重新坐下。

接着,吕辰又从记忆里勾勒出《ilightofthethunderGod》那充满压迫感和黑暗力量的节奏,用于描绘黑暗军团的降临;用《theLastStand》的庄严与坚定,诠释圣骑士们的决绝;甚至将《亡灵序曲》(《thedawn》改编版)那忧郁而激昂的旋律记录下来,命名为《亡者低语》,用在《风元历》后期涉及不死族军团的情节上。

他还想起了那首充满原始野性与呼唤力量的《YuveYuveYu》,觉得非常适合书中不同种族联军集结、共抗强敌的盛大场面,便将其旋律核心记下,命名为《万族之唤》。

对于魔法对决的绚丽与神秘,他自然想到了《指环王》系列电影中的经典配乐片段,尽力提取那些空灵、神秘或充满魔力的旋律动机,记录在一旁,标注为“魔法之弦”。

最后,他又为一幕悲壮的战略性牺牲场面,选定了《ti》那宏大而悲怆的旋律,命名为《时光祭奠》;为胜利凯旋的庆典,选定了另一首充满荣耀感的进行曲式旋律,灵感源自诸多凯旋音乐,命名为《荣归》。

他写得很快,几乎是一种本能的转录,连细节和声都完美呈现,每一段旋律的核心神韵都被他抓住。

在娄晓娥她看来,这些都是吕辰这些年陆续创作的,她知道吕辰很有天赋,但是却没想到天赋到这种程度,能“创作”出这么多风格迥异、却都极具感染力的旋律。

这些音乐有的雄壮,有的黑暗,有的神秘,有的悲怆,有的充满异域风情,它们仿佛自带灵魂,完美契合着《风元历》中那些光怪陆离的战争图景。

娄晓娥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惊叹,“吕辰,这些旋律太,太贴切了!好像本来就该属于那些故事!”

吕辰笑了笑:“可能就是写着写着,脑子里自然浮现的吧。有时候闭上眼睛,那些战斗的画面就在眼前,耳边就会响起相应的声音。我只是尽力把它们记下来而已。”

他将这一摞记满了“战歌”旋律的五线谱稿纸推到娄晓娥面前,“怎么样?如果把这些旋律的意境通过文字暗示给读者,会不会更好?”

“何止是更好!”娄晓娥激动地拿起那些稿纸,心潮澎湃,“它们让那些战争活过来了!吕辰,你真是个天才!”

解决了《风元历》的“配乐”问题,吕辰的目光又转向了那叠《道缘仙踪》的稿纸。仙侠世界,同样需要音乐,而且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音乐。

“晓娥,你的《道缘仙踪》也一样。”吕辰微笑道,“仙家气象、儿女情长、悟道斗法,其实也可以有它的‘主题曲’。”

他说着,再次拿起铅笔,但这次不是在五线谱上写旋律,而是直接在稿纸的空白处,写下了一行行诗句。

那是他记忆深处,那些曾经风靡一时的仙侠风歌曲的歌词。其辞藻之优美,意境之空灵,情感之缱绻,远超这个时代常见的诗歌创作。

他为全书定下基调,写了几句描绘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怅惘之词:“谁家的清笛渐响渐远,响过浮生多少年……”那种淡淡的忧伤与超脱,瞬间击中了娄晓娥的心。

他又为书末的离别或升华场景,写下了空灵悠远、包容天地的词句:“海浪无声将夜幕深深淹没,漫过天空尽头的角落……”让娄晓娥仿佛看到了故事的终点。

对于书中宏大的仙魔斗法场面,他写下了磅礴与洒脱的词句;对于刻骨铭心的爱恋,他写下了执着、坦荡而又空灵震撼的诗行。

每一首歌词都像一颗精心打磨的珍珠,散发着独特而耀眼的光芒。

娄晓娥看着这些突然出现在自己书稿旁的绝美词句,爱不释手,反复默念,眼中异彩连连。

“这些词……太美了!”她喃喃自语,“‘擎一剑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若流风回雪,仿若霓裳翩跹’,这简直就是我想要表达却写不出的感觉!吕辰,这些也是你……‘脑子里浮现’的?”

“嗯,算是吧。”吕辰点点头,“觉得适合你的故事,就写下来了。你可以把它们当作卷首语、章回诗,或者干脆融进人物的吟唱或感悟里。”

“可是…”娄晓娥忽然闪过一丝疑惑,“你刚才写《风元历》的战歌,是记录了旋律。这些写给《道缘仙踪》的,却只有词?难道它们没有曲吗?”

吕辰闻言一愣,随即笑了。他本想只提供歌词,但娄晓娥的追问让他改变了主意。这些经典歌曲,旋律同样是其灵魂所在。

“有,当然有。”吕辰肯定地说,“它们本来就是歌曲。词曲一体,才能完整表达其意境。”

“歌曲?”娄晓娥更加好奇了,“那是什么样的曲调?能让我听听吗?”

面对娄晓娥充满期待的眼神,吕辰再次拿起那张五线谱纸,开始为那些歌词配上调式。

他选择了其中相对简单、更符合传统审美一些的旋律,比如《浮生未歇》、《大鱼》的主歌部分,以及《云水禅心》、《琵琶语》这类纯音乐的旋律片段,小心翼翼地记录下来。

他一边写,一边轻轻地、用尽可能准确的方式哼唱出来。

当那些空灵、缥缈、带着古典韵味却又无比新颖动人的旋律,从吕辰口中低低吟出时,娄晓娥彻底痴了。

她仿佛看到了云海翻腾的仙山,看到了月下独舞的仙子,看到了跨越千年的爱恋,看到了挥剑决浮云的洒脱……吕辰哼唱的旋律,与那些绝美的歌词严丝合缝,水乳交融,共同构筑了一个无比真实、令人心驰神往的仙侠梦境。

“这就是为《道缘仙踪》而生的音乐……”娄晓娥喃喃道,眼眶甚至有些湿润,“太合适了,太美了……”

最后,吕辰放下谱纸,走到墙角,拿起琵琶。调整了一下坐姿,屏息凝神,回忆着《琵琶语》那哀婉清绝、如泣如诉的旋律。

片刻后,他拨动了琴弦。

一曲《琵琶语》悠然流淌而出,那独特的东方禅意和淡淡的忧伤,瞬间充满了书房。

没有歌词,只有音符的起伏跌宕,却仿佛诉尽了无数故事,绘尽了水墨江山。

娄晓娥静静地听着,完全沉浸在这琵琶勾勒出的意境里,直到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她还久久未能回神。

“这首曲子,就叫《琵琶语》吧。”吕辰放下琵琶,轻声道,“可以放在某个静谧的、充满心事的夜晚场景。”

娄晓娥用力地点点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她看着桌上那厚厚一沓稿纸,一边是气势恢宏、金铁交鸣的西幻战歌旋律,一边是词曲兼备、仙气缭绕的中文仙侠歌曲,只觉得吕辰的才华如同无底深渊,每一次探看,都能发现新的瑰宝。

有了这些音乐的加持,她感觉自己的《道缘仙踪》和吕辰的《风元历》都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灵魂,变得更加立体、生动、震撼人心。

“吕辰,”她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带着无比的兴奋和坚定,“我们要把这些音乐和歌词,完美地融入到书里去!也许有一天,也能让读者们‘听’到我们的世界!”

吕辰看着她发光的脸庞,笑着点头:“晓娥,这些书稿,我就带回去先藏起来吧。”

娄晓娥也点点头,她找了一个盒子,把书稿装上,在最上面,她放上一张白纸,工工整整的写上“道缘仙踪,娥子,1959年11月11日,于北京”。

而后,坚定的交给了吕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