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 第1章 第10章 把bǎ,“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

第1章 第10章 把bǎ,“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1 / 2)

把bǎ,量词,束,把。《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敕:命令。)

关于《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中“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这一记载,背后是三国时期一场决定天下格局的经典战役。

一、故事原文、注释及翻译

原文(节选):

“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余营。”

关键词注释:

·敕:命令。

·茅:茅草,干燥易燃。

·拔之:攻克蜀军营地。

·一尔势成:一旦火势形成。

·张南、冯习:蜀汉将领,刘备伐吴时的前线指挥官。

白话翻译:

(陆逊)于是命令士兵每人手持一把茅草,用火攻攻克蜀军营地。一旦火势形成,便率领所有军队同时发动总攻,斩杀蜀将张南、冯习以及胡王沙摩柯等人,攻破蜀军四十多座营寨。

二、典故背景:夷陵之战

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222年的夷陵之战(又称猇亭之战),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役。

·战前形势:关羽失荆州被杀后,刘备为复仇并夺回战略要地,亲率大军伐吴。

·战略对峙:陆逊临危受命,面对蜀军锐气,采取避其锋芒、诱敌深入的策略,坚守不战达半年之久。

·战术转折:时值盛夏,蜀军疲惫、斗志松懈,且营地多为木栅结构,依山林扎营。陆逊捕捉到这一天赐良机,发动火攻。

·历史意义:此战彻底粉碎了蜀汉东出的希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最终格局,也让年轻的陆逊一战成名,成为东吴的柱石之臣。

三、核心寓意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