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 第3章 第14章 闇àn,“治明则同,治闇则异”

第3章 第14章 闇àn,“治明则同,治闇则异”(1 / 2)

闇àn,(喻)政治黑暗。《商君书·说民》:“治明则同,治闇则异。”(同:指上下一心;异:指上下离散。)

《商君书·说民》中“治明则同,治闇则异”八字,蕴含着深厚的政治智慧。以下将从原文语境、注释翻译、作品作者、寓意现实等维度展开论述。

一、原文语境与故事背景

《说民》篇聚焦“治民之道”,该句出现在讨论政策统一性的关键段落:

「民胜法,国乱;法胜民,兵强。故曰:以良民治,必乱至削;以奸民治,必治至强。国有礼有乐,有《诗》有《书》...治明则同,治闇则异。」

商鞅通过对比论证指出:当治国理念明确(治明)时,民众思想行为自然统一;治国理念昏暗混乱(治闇)时,社会必然出现价值分裂。此说实为商鞅与保守派论战的实录——当时旧贵族主张“礼治”,商鞅则坚持“法治”必须取代“礼治”以实现思想统一。

二、注释与翻译

·注释:

·明:政策法令清晰明确

·闇:通“暗”,政令晦涩矛盾

·同:民众思想行为统一

·异:价值观念分歧对立

·翻译:

“治国方略清明,民众则同心同德;治国方略昏昧,民众则离心离德。”

三、作品与作者介绍

《商君书》:战国时期法家核心着作,现存24篇,系统阐述变法理论。其思想核心包括:

1.“壹教”:统一教育内容,排斥《诗》《书》礼乐

2.“农战”:重农重战的基本国策

3.“刑九赏一”:轻赏重罚的治理逻辑

商鞅(约公元前395-前338):

·卫国公族后裔,故称卫鞅

·在秦推行“变法移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