闇àn,黄昏或夜间。《礼记·祭义》:“周人祭日,以朝及闇。”
我们来深入解读《礼记·祭义》中“周人祭日,以朝及闇”这句古老的记载。这短短八个字,蕴含了周代礼乐文明对天、人、时、义的深刻理解。
《礼记·祭义》原文节选
郊之祭,大报天而主日,配以月。夏后氏祭其闇,殷人祭其阳,周人祭日,以朝及闇。
原文与注释翻译
1.逐句翻译与解读
原文白话翻译与深度解读
郊之祭在南郊举行的祭天典礼。
大报天而主日,配以月
(这是)盛大报答天恩的仪式,以祭祀太阳为主神,同时以月亮配享。这明确了周代祭天典礼的核心崇拜对象是太阳,月亮处于从属地位,体现了对太阳滋养万物之功的至高崇敬。
夏后氏祭其闇
夏代人(祭祀太阳)在日暮黄昏(“闇”)时分进行。“闇”指日落后的昏暗时刻,象征着一天的终结与回归。夏礼可能更强调收敛与归宿的意味。
殷人祭其阳殷商人
(祭祀太阳)在正午阳光最盛(“阳”)之时进行。这体现了殷商文化对力量的极致崇拜,选择在太阳威力最鼎盛的时刻进行祭祀。
周人祭日,以朝及闇
周代人祭祀太阳,则从清晨(“朝”)一直持续到黄昏(“闇”)。这是整段的核心。周礼不再选取一个孤立的时刻,而是囊括了从日出到日落的完整时段,象征着对太阳运行规律的全面遵循与全程虔敬。
2.核心词汇注释
·郊之祭:古代最高规格的祭天仪式,必须在国都的南郊举行,故称“郊祭”。
·大报天:盛大而完备地报答上天(自然)的恩德。“报”是古代祭祀的重要动机之一。
·主日:以日神为祭祀的主神。
·配以月:让月神陪同、配享。体现了以日为主,以月为从的宇宙观。
·朝:清晨,日出之时。象征着开始、发生与生机。
·及:到,至。这个连接词至关重要,它将“朝”与“闇”连接成一个连续的过程。
·闇:日暮,黄昏。与“朝”相对,象征着终结、完成与休息。
历史与文化背景
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回到周代的文明语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