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未来星空记 > 第417章 墨色跃迁

第417章 墨色跃迁(2 / 2)

“先生,这芦苇的笔法,是不是融合了文人画的清逸与院体画的刚劲?”青林试探着问道。

唐寅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你倒有些眼力。文人画讲究‘意’,院体画讲究‘形’,若是只重意不重形,画就成了空中楼阁;若是只重形不重意,画就成了没有灵魂的木偶。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画才有生气。”他说着,拿起笔,在芦苇旁又添了几笔水波,淡墨在宣纸上轻轻扩散,仿佛真的有水流过。

青林看着那水波的笔触,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唐寅在画水波时,手腕的转动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完全一致,这种“顺应自然”的笔法,让画面中的水波有了一种内在的韵律,就像真的在随着地球的转动而流动。这一发现,让他对“天人合一”的绘画理念有了全新的理解。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落在宣纸上,给远山和云霞镀上了一层金色。唐寅放下笔,后退几步,仔细端详着画面,时不时用手指在空中比划几下,像是在调整画面的构图。青林站在一旁,不敢出声打扰,只是默默记录着唐寅的每一个动作。

“差不多了。”唐寅终于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却又充满了满足。他取过一方印章,蘸了些朱砂,在画面的右下角轻轻盖下——“唐寅私印”四个篆字清晰地印在宣纸上,为这幅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青林凑上前去,仔细欣赏着这幅完成的《落霞孤鹜图》——画面上,远山连绵,云霞缭绕,淡紫、绯红、湛蓝的色彩交织在一起,仿佛真的有晚霞在山间流动;孤鹜展翅飞过水面,翅膀下的阴影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正在飞翔”的动态感;水面上的芦苇轻轻摇曳,水波荡漾,与天空中的云霞相映成趣。整幅画空灵疏朗,却又不失雄浑,刚柔并济的美学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先生,这幅画真是传世之作。”青林由衷地赞叹,心中却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知道,这幅画在后世会经历无数风雨,曾被收藏家秘藏,也曾在战乱中辗转,最终成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而他,有幸成为了这幅画诞生的见证者。

唐寅笑了笑,将画小心翼翼地卷起:“不过是一时兴起的作品,能不能传世,还要看后人的喜好。倒是你,青林,我看你对画画很有悟性,若是不嫌弃,以后可以常来我这里,我们一起探讨画技。”

青林的心中一暖,却又带着一丝遗憾——他知道,自己很快就要回到未来,无法再与唐寅探讨画技。但他也明白,自己此行的任务已经完成,记录下的这些珍贵数据,足以让后世的人们更深入地理解唐寅的绘画艺术。

就在这时,他手腕上的跃迁服突然发出一阵微弱的震动——这是量子考古局发出的召回信号。青林知道,自己必须离开了。

“先生,多谢您今日的指点,在下受益匪浅。”青林对着唐寅深深鞠了一躬,“只是在下还有要事在身,必须即刻告辞,他日若有机会,定会再来拜访。”

唐寅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既然如此,我也不强留你。这是我刚才画的一幅小画,你拿着做个纪念吧。”他说着,从画案上取过一张小尺幅的宣纸,上面画着一只小小的孤鹜,正追着一道霞光飞去。

青林接过画,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这幅画在未来会成为价值连城的文物,但此刻,它只是一位画家对一位“知音”的馈赠。

“多谢先生。”青林再次鞠躬,然后转身走向窗边。他深吸一口气,激活了跃迁服的返程程序。随着一阵轻微的眩晕,他的身体渐渐变得透明,最终消失在空气中。

唐寅看着青林消失的地方,愣了愣,然后拿起那支刚用过的狼毫笔,在宣纸上轻轻写下:“弘治十八年,秋,遇青林于室,观画论艺,甚欢。其人着异服,言谈不凡,疑为谪仙。”他放下笔,看着窗外飞过的孤鹜,嘴角露出一抹笑意——他不知道,自己笔下的这位“谪仙”,来自四百年后的未来,更不知道,自己今日创作的《落霞孤鹜图》,会成为流传千古的艺术瑰宝。

而青林,在回到未来的实验室后,第一时间将记录的数据上传到量子考古局的数据库。当同事们看到唐寅创作《落霞孤鹜图》的全过程时,所有人都惊呆了——那些精准的笔法轨迹、独特的色彩配比、对自然光影的敏锐捕捉,都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青林,你这次立了大功!”局长拍着他的肩膀,激动地说,“这些数据不仅能帮助我们修复更多的古代绘画,还能为现代艺术创作提供新的思路。”

青林笑了笑,从口袋里取出那张唐寅赠送的小画。画纸已经有些泛黄,但上面的孤鹜依然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从纸上飞出来,追着霞光而去。

他知道,这次穿越,不仅让他完成了任务,更让他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无论是四百年前的古代,还是四百年后的未来,人类对美的追求,永远不会改变。

窗外,夕阳正缓缓落下,将天空染成一片绯红。

青林看着窗外的晚霞,仿佛又看到了唐寅笔下的《落霞孤鹜图》,看到了那只展翅的孤鹜,正追着霞光,飞越时空的界限,将美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