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未来星空记 > 第400章 洛阳纸韵

第400章 洛阳纸韵(1 / 2)

穿越者青林抬手,腕间的时空定位仪屏幕闪烁着紊乱的绿光,最后定格在一行刺目的数据——公元前179年,洛阳城郊。

又是这里,有点熟悉……

之前穿越的记忆碎片瞬间涌入脑海:第一次撞进长安未央宫的偏殿,正撞见贾谊捧着《治安策》向汉文帝恳切陈词,鬓角的汗珠比奏疏上的墨点更灼人;第二次落在湘水之畔,看见他对着滔滔江水低声吟诵《吊屈原赋》,秋风卷着枯叶粘在他素色的襜褕上,像极了未干的泪痕。而这一次,定位仪的指针稳稳指向不远处那座简陋的茅屋,窗纸上晃动着一个伏案疾书的身影,轮廓清瘦,正是青年贾谊。

青林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拨开身前的芦苇。他知道自己不能贸然上前——时空穿越的“观察者守则”早已刻进骨髓,任何微小的干预都可能引发蝴蝶效应,让这本该流传千古的《过秦论》消失在历史长河里。

他只能像个隐形的幽灵,站在二十步外的树荫下,看着茅屋中的烛火摇曳,将贾谊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斑驳的土墙上,像一幅流动的水墨。

茅屋的门虚掩着,风从缝隙里钻进去,带着初秋的凉意,也将笔尖划过竹简的“沙沙”声送进青林耳中。

那声音极轻,却比他听过的任何机器轰鸣都更有力量,每一下都像是在叩击历史的基石。

青林眯起眼,借着月光隐约看见案上摊开的竹简,最顶端用朱砂写着两个古朴的篆字——“过秦”。

是《过秦论》。

他心脏猛地一跳,指尖的量子定位仪险些滑落。

这篇被誉为“西汉鸿文”的政论文,此刻正从贾谊的笔端一点点诞生,不是教科书上冷冰冰的文字,而是带着体温、沾着墨香的鲜活思想。

贾谊似乎察觉到了风的寒意,抬手拢了拢身上的褐衣,却没有抬头,目光依旧紧锁在竹简上。

他握着笔的右手微微颤抖,不是因为冷,而是因为激动——青林能清晰地看见他眼底的光,那是一种混杂着焦虑与笃定的光芒,仿佛眼前不是空白的竹简,而是大秦帝国覆灭时的熊熊烈火,是楚汉相争时的滚滚狼烟。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低沉的吟诵声从茅屋里传出,贾谊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时空的气势。

青林下意识地屏住呼吸,仿佛自己也站在了两千多年前的咸阳城外,看见秦国凭借山河之险,一步步蚕食六国的版图。

他忽然想起第一次穿越时,贾谊在未央宫上说“汉兴至今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那时的他,眼中也是这样的光芒——不是对权力的渴望,而是对天下苍生的悲悯。

风渐渐大了,吹得窗纸“哗啦”作响。贾谊停下笔,伸手将案上的竹简拢了拢,避免被风吹乱。

他起身走到门边,推开一条缝向外望了望,目光恰好扫过青林藏身的树荫。青林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半步,后背贴上了一棵老槐树的树干,树皮的粗糙触感让他稍稍冷静。

还好,贾谊并没有发现他。或许是夜色太浓,或许是他满脑子都在思考秦亡的教训,只是皱了皱眉,便转身回到案前,重新拿起笔。这一次,他的笔速更快了,竹简上的墨痕越来越密,像是要将心中所有的忧虑都倾泻在竹片上。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