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未来星空记 > 第369章 时空引擎

第369章 时空引擎(1 / 2)

量子跃迁的眩晕感尚未褪去,穿越者青林便被一股浓烈的煤油味呛得猛咳。

他踉跄着扶住身旁冰冷的金属架,视线从模糊到清晰——眼前不是熟悉的实验室,而是布满油污的厂房:生锈的铁制横梁上悬挂着链条,地面散落着扳手与齿轮,远处传来“叮叮当当”的敲击声,混着蒸汽机的轰鸣,在空旷的空间里回荡。

手腕上的量子定位仪屏幕闪烁,最终定格在“1913年,德国慕尼黑近郊”。

穿越者青林心头一震,上次穿越到墨子身边的记忆还历历在目,这次竟直接跨越到了工业革命后的欧洲。

他正欲理清思绪,身后突然传来带着德语口音的英语:“你是谁?为何穿着如此奇怪的衣服?”

转身时,青林看见一位身着灰色工装的中年男人站在不远处,高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铜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锐利如鹰,正盯着他身上的量子实验服。

男人手中握着一张图纸,图纸上画着复杂的机械结构,线条旁标注着密密麻麻的参数,角落处印着“Rapp-otorenwerke”的字样。

“我叫青林,来自……远方,不小心迷路了。”青林沿用了上次的说辞,目光却被图纸吸引——那分明是飞机引擎的设计图!气缸排列方式、曲轴结构,都与他曾研究过的早期航空引擎极为相似。

男人眉头微蹙,却没有追问,只是指了指厂房中央的机械:“这里是我的发动机工厂,正在赶制一批飞机引擎。如果你无处可去,或许能帮上忙——前提是你懂机械。”他说话时,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图纸边缘,眼神里满是对机械的痴迷。

青林心中一动,试探着问:“您是……卡尔·拉普先生?”他曾在航空史文献中见过这个名字——1913年在慕尼黑创立拉普发动机工厂,专注于航空引擎制造,而这家工厂,正是后来宝马集团的前身之一!

男人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点头:“没错,我是卡尔·拉普。你听说过我?”

“我在故乡的书籍里读到过您的事迹,”青林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自然,“知道您专注于飞机引擎研发,希望用更强大的动力,让飞机飞得更高、更远。”

拉普眼中的警惕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兴奋。他走上前,将图纸递给青林:“你果然懂行!你看这台type3引擎,我计划用6缸设计,排量2.0升,目标功率达到25马力。但目前存在一个问题——曲轴运转时振动太大,会影响引擎稳定性,你有什么想法?”

青林接过图纸,指尖拂过泛黄的纸面。type3引擎是拉普工厂早期的核心产品,史料记载它因振动问题,曾多次在测试中失败,差点让工厂陷入困境。而解决振动问题的关键,在于优化曲轴的平衡设计——这正是他在现代航空工程课程中重点研究过的内容。

“拉普先生,”青林指着图纸上的曲轴结构,“振动过大,可能是因为曲轴的重心与旋转中心不重合。您可以在曲轴两端增加平衡块,通过计算平衡块的重量与位置,抵消曲轴运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他一边说,一边拿起笔,在图纸空白处画出平衡块的示意图,标注出计算重心的公式,“比如,假设曲轴的不平衡质量为,旋转半径为r,那么平衡块的质量与旋转半径R,需要满足xR=xr,这样才能实现动态平衡。”

拉普盯着示意图与公式,眼睛越睁越大。他从业多年,一直凭经验调整曲轴设计,从未想过用数学公式精准计算平衡。“动态平衡?”他反复咀嚼着这个词,突然抓起图纸,冲向厂房角落的绘图台,“快,帮我计算具体参数!如果这个方法可行,type3引擎就能量产了!”

接下来的日子,青林成了拉普工厂的“特殊工程师”。他没有暴露自己来自未来的秘密,只是以“海外学习机械工程”的身份,参与引擎研发。拉普对他极为信任,将核心设计工作交给了他,而青林也不负所望,用现代工程知识,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这天清晨,青林刚走进厂房,就看见拉普围着一台组装好的type3引擎打转,眉头紧锁。“怎么了?”青林问。

“你听,”拉普启动引擎,轰鸣声中夹杂着明显的异响,“测试时发现,引擎运行半小时后,气缸温度会超过警戒值,机油损耗速度也比预期快。”

青林凑近引擎,仔细观察气缸的散热片结构,又查看了机油循环管路的设计图。“问题出在散热和机油润滑系统,”他很快得出结论,“现在的散热片是直片状,散热面积不够;而且机油管路的直径太小,无法及时将热量带走。”

他拿起笔,在图纸上修改:“我们可以将直片散热片改成波浪状,增加散热面积;同时将机油管路的直径从8毫米增加到12毫米,优化机油循环路径。另外,在气缸壁上增加几条细小的油道,让机油能更均匀地覆盖气缸内壁,减少摩擦产生的热量。”

拉普看着修改后的图纸,立刻安排工人调整。三天后,改进后的type3引擎再次测试——连续运行两小时,气缸温度稳定在正常范围,机油损耗量减少了40%,异响彻底消失。

“成功了!”拉普激动地抱住青林,声音都在颤抖,“有了这台引擎,我们就能接到更多订单!慕尼黑的飞机制造厂已经联系我了,他们想订购20台type3引擎,用于装配新的侦察机!”

青林看着拉普兴奋的模样,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这台引擎不仅是拉普工厂的转折点,更是德国航空工业的重要一步。在原本的历史中,type3引擎因性能稳定,成为一战初期德国侦察机的主力动力装置,而拉普工厂也因此声名鹊起,为后来转型为宝马集团奠定了基础。

随着工厂的订单越来越多,拉普开始研发更强大的引擎——type6。这是一款6缸水冷引擎,设计功率达到50马力,目标是用于战斗机。但研发过程中,一个棘手的问题出现了:引擎的燃油喷射效率太低,无法满足高功率需求。

“青林,你看,”拉普将燃油喷射系统的零件摊在桌上,“现在的化油器无法精准控制燃油与空气的混合比例,导致部分燃油没有充分燃烧,浪费了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