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未来星空记 > 第330章 东征赋

第330章 东征赋(2 / 2)

“您看,这河堤现在还在。”他把手机转过去,“过了两千年,还没塌。”

班昭没说话,盯着屏幕看了半天,突然抓起毛笔在麻纸上写起来。笔尖走得飞快,墨汁在纸上晕开,青林凑过去看,她写的不是赋,是行小字:“河决阳武,民夫三千筑堤,两千年后堤仍在,神哉。”

“您这是……”

“记下来。”班昭头也不抬,“写赋要写真事,你这神物里藏着的真事,比我亲眼见的还全。”她突然停笔,“对了,还没问你名字。”

“青林,青草的青,森林的林。”

“好名字。”她点点头,“我名昭,字惠班,你叫我惠班就行。”她指了指案几上的草稿,“刚才写到‘遂进道而少前兮,得平丘之北边’,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你能再让我看看平丘现在的样子吗?”

青林赶紧搜平丘故城,找到篇考古报道,里面有张航拍图。班昭看着图上的夯土城墙遗址,突然拍了下案几:“我想起来了!平丘城门口有棵老槐树,树干要三个人合抱,我当时没写进去,难怪觉得空。”

她提笔添了句:“见老槐于城隅兮,历千载而未央。”写完盯着那句看了会儿,又改成“历千秋而未央”,“这样更稳妥些,谁知道能存多久呢。”

青林心里一酸,她哪知道那棵槐树早被雷劈了,现在只剩个树桩子在博物馆里躺着。他没敢说,点开手机里的槐树照片:“您看,这是它后来的样子,确实活了很久。”

班昭盯着照片里枝繁叶茂的槐树,突然问:“你说两千年后,还有人读我的《东征赋》吗?”

“有!”青林肯定地说,“课本里就有,我们都要背呢。”他突然想起什么,打开电子书,翻到《东征赋》的原文,“您看,这就是您写的,两千年后还在。”

班昭看着屏幕上的简体字,虽然有些字变了样,但连句读都和她草稿上的一样。她伸出手指,一个字一个字地摸过去,像在抚摸多年未见的孩子:“真好……子恒(班固字)的《汉书》能传下去,我的赋也能传下去,就够了。”

这时外面传来脚步声,个小吏打扮的人探头进来:“班大家,太后派来的人快到了,问《汉书》的表能不能定稿。”

“知道了。”班昭应了声,把手机还给青林,“你这神物能借我用几天吗?我想把《天文志》里的星图对着它再核一遍。”

青林刚想答应,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又弹出那个隶书弹窗:“时空锚点不稳,即将脱离。”

“我……我得走了。”他急得直冒汗,“这手机……”

班昭按住他的手,从案几上拿起块玉佩,是片雕刻成竹简形状的白玉:“这个给你,算换你神物一观的谢礼。”她指了指手机,“里面的平丘城、老槐树,我都记在心里了,放心。”

手机屏幕开始闪烁,青林感觉身体变得轻飘飘的。他最后看见的,是班昭拿起毛笔,在《东征赋》的草稿上添了句:“遇异人于途兮,示我以千秋。”

再睁眼时,青林还坐在图书馆的长椅上,手里攥着片冰凉的玉。

手机屏保变成了《东征赋》的扫描件,最后那句“示我以千秋”墨迹新鲜,像刚写上去的。

他摸出那块玉佩,突然发现背面刻着行小字,不是隶书,是简体字:“谢你让我看见千秋。”

图书馆的电子屏正在播新闻,考古队在河南发现了东汉时期的书写工具,其中有支毛笔的笔杆上,刻着“惠班”两个字。

青林看着屏幕里那支穿越了两千年的毛笔,突然明白,有些东西从来不需要时空机器,文字本身就是最好的时光胶囊。

他打开手机备忘录,写下今天的经历,末了加了句:“《东征赋》里藏着两千年的风景,而我们,正活在班昭看见的千秋里。”发送的瞬间,他仿佛听见两千年前的书房里,传来一声满足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