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未来星空记 > 第328章 游银河

第328章 游银河(2 / 2)

陈卓不光画星图,还得解读星象。有天孙权派人送来个龟甲,说是打猎时捡到的,背上的纹路像星图。

\"这哪是星图?\"陈卓翻来覆去看了半天,\"就是块普通的龟甲,你看这裂纹,是被雷劈过。\"他突然眼睛一亮,\"不过这裂纹倒像'毕宿'的形状,毕宿主雨,看来下个月要下大雨。\"

青林瞅着龟甲上的裂纹,还真有点像参宿旁边的毕宿。\"您连龟甲都看得懂?\"

\"年轻时跟巫咸学派的老人学过。\"陈卓把龟甲收好,\"他们不光观星,还懂望气、占卜,虽然有些是瞎扯,但看云识天气确实有一套。\"他从书架上抽出一卷竹简,\"你看这巫咸记的'彗星出现,必有灾异',其实彗星就是扫帚星,七年左右来一次,跟灾异没啥关系,但老百姓信这个,我画图时也得标出来,免得他们恐慌。\"

正说着,外面吵吵嚷嚷的,原来是几个渔民求见。为首的老汉跪在地上磕头:\"陈太史,最近海上总起怪风,是不是星星不吉利啊?\"

陈卓赶紧扶起老汉:\"我看看星图。\"他铺开麻纸,指着\"箕宿\"的位置,\"你们看,这箕宿像个簸箕,主风,最近它在南天特别亮,所以风大。再过十天,它移到西边去,风就小了。\"他拿起笔在纸上画了条线,\"你们顺着这条线航行,避开箕宿正对的海面,保准平安。\"

老汉捧着画了线的纸千恩万谢地走了。青林看着陈卓,突然觉得这星图不光是学问,还是活命的指望。在没有天气预报的年代,这些星星就是渔民和农夫的指南针。

\"您就不怕说错了?\"

\"怕啊。\"陈卓擦了擦额头的汗,\"所以每次都要翻三家的书,再结合自己的观测。就像给人看病,总得多找几个大夫会诊。\"他指着案几上的一堆竹简,\"这是石氏的《天文》,这是甘氏的《岁星经》,那是巫咸的《星占》,每天都得翻一遍,生怕漏了啥。\"

青林拿起甘氏的《岁星经》,只见上面写着\"岁星在卯,五谷丰登\"。他记得木星绕太阳一周约十二年,古代叫岁星纪年,看来甘氏早就发现木星运行和农业的关系了。

星图上的战争

画星图不光是天文的事,还牵扯着政治。有天孙权亲自来了,穿着龙袍,身后跟着一群大臣,把屋子挤得满满当当。

\"陈太史,魏国那边说看见'荧惑守心'(火星停留在心宿),说我们吴国会有大难,你怎么看?\"孙权指着案几上的星图,脸色不太好。

青林知道\"荧惑守心\"在古代是大凶之兆,历史上不少皇帝因此被吓个半死。他瞅着陈卓,只见老头不慌不忙地铺开另一张图。

\"陛下您看。\"陈卓指着图上的心宿,\"心宿有三颗星,中间的是明堂,代表天子;旁边两颗是太子和庶子。魏国那边只看到荧惑停在旁边的星,没到中间,说明是他们的太子有难,跟咱们没关系。\"他又翻出石氏的竹简,\"您看,石氏说'荧惑在心,大臣乱',甘氏说'荧惑守心,主失位',都没说会亡国啊。\"

一个大臣跳出来:\"可巫咸的书上说这是大凶!\"

\"巫咸说的是荧惑逆行进入心宿,这次是顺行停留,不一样。\"陈卓拿起铜尺量了量,\"就像人走路,路过你家门口和闯进你家,能一样吗?\"

孙权盯着星图看了半天,突然笑了:\"还是陈太史看得细。来人,赏锦缎十匹!\"

等皇帝走了,青林才发现陈卓后背的衣服全湿透了。\"您刚才不怕吗?\"

\"咋不怕?\"陈卓喝了口凉茶,\"说错一个字就得掉脑袋。\"他指着星图上的火星轨迹,\"我偷偷记了它十年的路线,知道它这次就是路过,才敢这么说。\"他突然叹气,\"其实星星哪管人间打仗,都是人自己吓自己。但我这星图要是画得准,至少能让陛下少犯糊涂。\"

青林看着星图上密密麻麻的星点,突然觉得它们像一群沉默的证人,默默记录着天空的秘密,而陈卓就是第一个听懂它们说话的人。

数星星的人

画星图最难的是数星星。陈卓带着弟子们每晚在院子里观测,每人手里拿着个木牌,上面画着一小块天区,看到一颗星就画个点。

\"为啥不用望远镜啊?\"青林瞅着他们眯着眼看星星,忍不住嘀咕。

\"啥叫望远镜?\"陈卓好奇地问。

青林这才想起,望远镜是一千多年后才发明的。他指着天上的银河:\"就是...能把星星看大的镜子。\"

陈卓笑了:\"那得多神的镜子?我们现在靠的是'目力',练个十年八年,晚上能看出星星的明暗差别。\"他指着一个年轻弟子,\"你看他,三年前连北极星都找不到,现在能认出二十组星官了。\"

青林跟着他们数星星,才发现这活儿有多累。眼睛盯着夜空看半个时辰,就酸得直流泪,稍微有点云过来,刚才数的就全白搭。

\"石氏说有146颗星,甘氏说181颗,巫咸说444颗,加起来有七百多颗,可好多是重复的。\"陈卓拿着木牌对比,\"我得一颗颗对,重复的合并,不重复的标记,现在数到第三遍了,才确定有283组、1464颗。\"

青林吓了一跳。1464颗?在没有任何仪器的年代,光靠眼睛数出这么多星星,还得区分谁是谁,简直是奇迹。他突然想起科技馆里的数据,肉眼可见的恒星大约6000颗,但能准确定位并分组的,古代能到1464颗已经是极限了。

\"您咋知道没数错?\"

\"交叉验证。\"陈卓指着三个弟子,\"每人数一遍,对不上的就再看。就像算账本,三个人算同笔账,都对得上才算准。\"他突然指着一颗暗星,\"你看那颗,石氏标了,甘氏没标,我让三个弟子轮流看,有两个说看见,一个说没看见,最后我亲自看了三晚,确实有,就加上了。\"

有天晚上下小雨,星星全躲在云里。陈卓却照样在屋里画图,青林凑过去一看,他在补画\"南斗六星\"。

\"看不见咋画啊?\"

\"记在脑子里了。\"陈卓闭着眼睛都能点出星位,\"这组星我看了十五年,闭着眼都知道哪颗在左哪颗在右。就像你家门口的树,闭着眼也能摸到。\"他突然睁开眼,\"其实我最怕阴天,一阴天就心慌,怕忘了哪颗星的位置。\"

青林看着他案几上的小泥人,每个泥人代表一组星官,有站着的,有坐着的,还有骑着马的。\"这是啥?\"

\"帮着记星位的。\"陈卓拿起个举着斧头的泥人,\"这是'天钺',旁边必须有两颗小星,就像跟班。画星图时对着泥人摆星点,不容易错。\"

青林突然觉得,这些泥人就像陈卓的战友,陪着他在纸上游荡银河,对抗那些看不见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