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未来星空记 > 第283章 铜管子

第283章 铜管子(2 / 2)

没过多久,山口那边传来了脚步声和说话声,不是羌语,是汉语,但口音很奇怪。青林躲在石头后面往外看,只见一群穿着铠甲的士兵走了过来,手里拿着长矛和弓箭,还有几个人手里端着黑乎乎的东西,看起来像是火铳。

“里面的蛮子听着,赶紧出来投降!”一个领头的士兵喊道,声音粗声粗气,“朝廷大军到了,再不出来,放火烧山了!”

朝廷?青林明白了,是古代的官府军队。他们来这里干什么?

巫老慢慢走了出去,举起手里的拐杖:“我们在这里住了几百年,没惹任何人,为什么要来打我们?”

“少废话!”领头的士兵不耐烦地说,“朝廷要在这里开矿,你们这些蛮子碍事,赶紧搬走!”

开矿?青林心里一动,难道是冲着巫老说的铜矿来的?

“这是我们的山,不能给你们。”巫老说。

“敬酒不吃吃罚酒!”领头的士兵一挥手,“给我打!”

顿时,弓箭和石头飞了起来,火铳也响了,“砰”的一声,震得人耳朵疼。部落的人虽然勇猛,但哪里是这些装备精良的士兵的对手,很快就被打散了,有人中了箭,倒在地上呻吟。

青林看着这一切,心里又急又气。他想做点什么,可他手里只有一块石头,连把像样的武器都没有。

就在这时,他突然听见一阵唢呐声。

是巴图和巴依,他们站在一座碉楼的顶上,手里拿着唢呐,正使劲地吹着。那声音不再是庆典时的欢快,也不是祭祀时的悠长,而是充满了愤怒和不屈,尖锐得像刀子一样,划破了混乱的战场。

士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攻势慢了下来。部落里的人像是被点燃了一样,原本低落的士气一下子提了起来,他们跟着唢呐的节奏呐喊着,又冲了上去。

唢呐声越来越急,越来越响,像是在指挥着战斗。青林甚至觉得,那声音里带着某种力量,让部落的人体力倍增,让士兵们心烦意乱。

可实力差距太大了。士兵们很快稳住阵脚,再次发起进攻。碉楼的门被撞开了,惨叫声此起彼伏。巴图中了一箭,从碉楼上摔了下来,唢呐掉在地上,发出最后一声嘶哑的悲鸣。

巴依还在吹,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流,唢呐声里充满了绝望。

青林眼睛红了,他突然想起自己背包里还有一样东西——那台早就没电的手机。他冲过去捡起巴图掉在地上的唢呐,又从背包里掏出手机,心里一个疯狂的念头冒了出来。

他学过电磁学,知道铜是导电的。他把手机的电池抠出来,虽然没电了,但里面的电容也许还能放点微弱的电。他又找到两根细铜丝,是以前修东西剩下的,一头缠在电池上,另一头接在唢呐的铜管上。

“阿木,帮我!”青林大喊。

阿木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但还是跑了过来。青林把唢呐塞给他:“吹!使劲吹!”

同时,他拿着缠好铜丝的电池,靠近火堆,用烧红的木炭加热电池。他记得物理课上说过,电池短路加上高温,可能会产生电火花,甚至爆鸣。

阿木虽然一脸疑惑,但还是接过唢呐,含在嘴里使劲吹了起来。那声音已经不成调了,只是胡乱的嘶吼。

青林的手在抖,他把电池的正负极猛地碰在一起,同时把铜管凑近火堆。

“砰!”

一声脆响,虽然不大,但在混乱的战场上却很清晰。更奇怪的是,唢呐的铜管上竟然冒出了一串蓝色的火花,伴随着一股刺鼻的气味。

士兵们都愣住了,他们从没见过这玩意儿,以为是什么巫术。

“再来!”青林大喊,又拿起另一块电池——他以前总备着一块备用电池。

阿木也豁出去了,用尽全身力气吹着唢呐。青林故技重施,又是一声爆鸣和一串火花。

“妖术!有妖术!”士兵里有人喊了起来,开始往后退。

领头的士兵也慌了,他虽然不信邪,但看着那蓝色的火花和怪响,心里也发毛。尤其是那唢呐声,像是鬼哭一样,听得他头皮发麻。

“撤!快撤!”他终于忍不住喊了一声。

士兵们如蒙大赦,掉头就跑,很快就消失在山口。

战场安静下来,只剩下粗重的喘息和受伤的呻吟。阿木放下唢呐,看着青林,眼睛瞪得溜圆。部落里的人也都围了过来,看青林的眼神像是在看神仙。

青林瘫坐在地上,浑身都被冷汗湿透了。他刚才只是赌一把,没想到真的管用。那点火花和声音,对现代人大不了是吓一跳,但对这些古代士兵来说,就是无法理解的“妖术”。

巫老走过来,拍了拍青林的肩膀,又指了指那支唢呐,叹了口气:“这管子,果然能沟通神灵啊。”

青林看着那支在夕阳下闪着光的唢呐,心里五味杂陈。这不是神灵的力量,是最基础的物理知识,是三代人用血汗摸索出来的乐器,在这一刻,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战斗结束了,部落损失惨重,巴图死了,还有几个年轻人也没了。但他们守住了自己的家园。

晚上,部落里没有篝火,只有零星的火把在晃动。巴依坐在角落里,手里摩挲着巴图的唢呐,眼泪无声地往下掉。青林走过去,坐在他旁边,拿起另一支唢呐,试着按了按上面的孔。

“我教你吹一个调子吧。”青林说。

他想起了自己老家的一首民谣,很简单,很悠扬。他凭着记忆,用手指在孔上按出节奏,虽然吹得断断续续,但大概的调子出来了。

巴依抬起头,眼里闪过一丝光。他也拿起唢呐,跟着青林的调子吹了起来。

两个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借着一支古老的乐器,慢慢地合上了节奏。

那声音不高亢,也不悲伤,只是静静地流淌着,像山涧里的水,流过受伤的土地,流过每个人的心里。

青林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回去,不知道这个部落以后还会遇到什么。

但他突然觉得,在这里,在这支唢呐声里,他找到了某种归属感。

科学和传统,现代和古代,看似遥远,却在这一刻,通过一支铜管子,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就像这大山里的风,吹过千百年,还在继续吹着,带着生命的声音,从未停歇。

青林的心脏狂跳起来。他意识到,这可能不是一块普通的金属片,而是某种……时空节点?或者说,是引发他穿越的“奇点”?

金属片的蓝光越来越亮,洞壁上的星图符号也开始闪烁,仿佛活了过来。青林感到一股强大的引力从金属片传来,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地向它靠近。他想起了伊索的话——“时间像河流,会改道,会有漩涡”。难道这块金属片就是时空河流中的一个漩涡?

就在这时,他听见洞外传来伊索的声音,似乎在和什么人争执。紧接着是卫兵的呵斥声和打斗声。青林心里一紧,想冲出去,却被金属片的引力牢牢吸住。

蓝光骤然变得刺眼,青林的意识开始模糊。他仿佛看到了伊索被卫兵推倒在地,看到了那卷写着《乌鸦喝水》的羊皮纸从他怀里掉出来,被风吹散。他还看到了帕特农神庙的立柱在时空中扭曲,看到了现代实验室里的粒子对撞机重新启动,蓝色的光束在真空管道里流转。

时间和空间在这一刻折叠、交融。他想起了阿基米德原理,想起了乌鸦投下的石子,想起了瓶中上升的水面——那不正是物质与空间的相互作用吗?就像他此刻身处的时空漩涡,粒子的碰撞与能量的涌动,最终会将他推向何方?

失重感再次袭来,比上次更强烈。青林闭上眼,任由那股力量将他裹挟。在彻底失去意识前,他仿佛又听到了伊索沙哑的声音,在讲述着那只乌鸦的故事,声音穿越了两千五百年的时空,清晰地落在他的耳中。

“……所以,孩子们,智慧不在于体型的大小,也不在于羽毛的颜色,而在于懂得运用身边的一切,去解决遇到的困难。就像那只乌鸦,用一颗颗石子,喝到了属于它的水……”

当青林再次睁开眼时,刺鼻的臭氧味取代了陶土的气息。他躺在实验室的地板上,周围是同事们焦急的面孔。

“青林!你终于醒了!”一个同事扶起他,“刚才粒子对撞机突然失控,产生了强磁场,你被吸了过去,还好我们及时切断了电源。”

青林环顾四周,熟悉的仪器,闪烁的屏幕,墙上的日历显示着他“失踪”的那一天——他在古希腊待了将近半个月,这里却只过了几分钟。

“我没事。”他站起身,感觉身体有些虚弱,像是做了一场漫长的梦。

回到家后,青林第一件事就是翻出那本尘封已久的《伊索寓言》。他颤抖着手指翻开书页,倍感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