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去,青林一边帮葛洪整理竹简、采集草药,一边偷偷研究手环的修复方案。他发现葛洪炼丹时,丹炉周围的空气会产生微弱的电离现象,这与微型探测器捕捉到的能量波动吻合。
“先生,您炼丹时,是否觉得有时会有‘异气’?”青林状似无意地问。
葛洪点点头,添了些硫磺进丹炉:“确实。有时火力到了极致,丹炉会发出细微的鸣声,周围的草木会微微颤动。我称之为‘丹气冲霄’,是丹药将要炼成的征兆。”
青林心中一动。这或许是能量场过载产生的共振。他悄悄将微型探测器靠近丹炉,屏幕上的波动曲线瞬间变得陡峭,数值远超之前的记录。
这天夜里,青林被一阵奇异的光芒惊醒。他冲出茅舍,只见葛洪的丹炉正散发着幽幽的蓝光,炉口飘出缕缕青烟,在空中凝结成奇异的图案,像某种未知的星图。葛洪站在丹炉前,神情肃穆,口中念念有词。
“先生!”青林惊呼。
葛洪回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青林,你看!这是‘九转还丹’将要炼成的迹象!我钻研半生,终于要成功了!”
青林却注意到,微型探测器的警报灯开始急促闪烁,屏幕上的能量数值飙升到了危险阈值。他突然明白,所谓的“九转还丹”,或许是能量场达到临界点的表现,而这场古代的炼丹实验,正是时空涟漪的源头。
“先生,快停下!”青林冲过去,“这不是丹药,这是……”他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解释能量过载,“这会引发危险!”
葛洪皱眉:“危言耸听。道家炼丹,本就是逆天而行,些许异象何足为惧?”
就在这时,丹炉的蓝光突然变得刺眼,周围的空气开始扭曲,青林甚至能看到空间中出现了细微的裂纹——那是时空不稳定的征兆。他手腕上的手环突然震动起来,黑屏上竟浮现出一行微弱的文字:“检测到高强度时空能量,符合锚点特征,是否启动回归程序?”
青林心中巨震。原来,葛洪的炼丹实验意外触发了时空能量,而这正是他要寻找的异常源头。回归的机会就在眼前,但他看着丹炉前固执的葛洪,又有些犹豫。
“先生,您看那里!”青林指向空间裂纹的方向。
葛洪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当看到空气像破碎的玻璃般出现裂纹时,他终于露出了震惊的神色。蓝光越来越盛,丹炉开始剧烈震动,仿佛有什么东西要破炉而出。
“这……这是什么?”葛洪喃喃自语,眼中的狂热被疑惑取代。
“这是天地的法则在警告。”青林急中生智,用他能理解的语言解释,“您的实验已经超出了自然的界限,再继续下去,不仅丹药炼不成,这里的一切都会被‘天威’摧毁。”
葛洪沉默了。他望着扭曲的空间,又看了看剧烈震动的丹炉,最终长叹一声,猛地将一桶冷水泼向丹炉。只听“滋”的一声,蓝光瞬间黯淡下去,空间的裂纹也渐渐弥合,微型探测器的数值开始回落。
危机解除,两人都松了口气。葛洪看着冷却的丹炉,眼神复杂:“我追求半生的大道,难道竟是错的?”
“不,先生没错。”青林真诚地说,“您探索万物变化的精神,本身就是大道。只是方法需要修正。”他指着丹炉,“就像这金石之变,并非只有猛火强攻一途,或许可以找到更温和的方式。”
葛洪怔怔地看着他,突然笑了:“你这后生,虽衣着古怪,却说得有些道理。大道无形,殊途同归。或许我执着于‘还丹’,反而落了下乘。”他转身回到茅舍,拿起竹简,“看来,我这《抱朴子》,还需再添些内容。”
青林看着他重新伏案疾书的背影,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自己改变了历史的细节,但或许没有改变本质——葛洪最终会完成他的着作,他的探索精神会流传下去。
这时,手环再次震动,回归程序的倒计时已经开始。青林最后看了一眼茅舍,看了一眼那个在油灯下专注着述的老者。他想起葛洪在竹简上写过的话:“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或许,跨越一千七百多年的时空,他与这位古代智者,在对未知的探索上,正是志合之人。
光芒闪过,青林的身影消失在茅舍前。
葛洪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抬头望向窗外,只看到月光洒在竹林上,一片宁静。
他笑了笑,低下头,在竹简上写下:“夫道者,无形无象,无声无臭,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
许多年后,青林在未来的实验室里,看着屏幕上《抱朴子》的电子文本,又看了看旁边记录着会稽山时空涟漪的数据分析。
他突然明白,所谓的科幻,或许就是古人眼中的道,是跨越时空的探索与思考。
而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的智慧,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都是人类文明最珍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