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未来星空记 > 第128章 曲水流觞

第128章 曲水流觞(1 / 2)

青林摔进溪水里时,第一口呛进喉咙的是带着草木清香的冷。他记得信号捕捉仪的屏幕突然炸裂成一片金红色的涟漪,像谁把夕阳揉碎在了玻璃上,跟着就是失重感——比前几次穿越都要剧烈,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着,狠狠砸进了这片流动的清凉里。

挣扎着爬上岸,他趴在湿漉漉的草地上咳嗽,水珠顺着发梢滴进泥土里。

抬眼望去,是从未见过的绿:不是实验室窗外那种被尾气熏过的灰绿,也不是唐诗里那种带着苦寒气的苍绿,是饱满得快要滴下来的嫩,铺在连绵的山坡上,一直漫到远处的竹林里。

风里飘着酒气和墨香,还有一种淡淡的、像是桃花落了的甜味。

“你是何人?”一个清朗的声音在头顶响起,带着点疑惑。

青林抬头,看见个穿月白长衫的年轻人,袖口和领口绣着细巧的云纹,手里握着支竹制的笔,正弯腰打量他。

这人约莫二十多岁,头发用根玉簪束着,皮肤白净,眼睛像浸在水里的黑曜石,笑的时候眼角会微微上挑。

“我……迷路了。”青林抹了把脸上的水,牛仔裤上的泥渍混着草叶往下掉,“想问下,这里是哪儿?现在是……哪一年?”

年轻人被他的牛仔裤惊得挑了挑眉,却没多问,只是指着不远处的一片竹林:“这里是会稽山阴之兰亭。如今是永和九年。”

永和九年?青林的心猛地一跳。他对历史不算精通,但“永和九年”这四个字像道闪电劈进脑子里——王羲之,《兰亭集序》!那篇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文章,就写在这一年!

“您是……来赴会的名士?”青林挣扎着站起来,脚踝崴了一下,疼得他龇牙咧嘴。

年轻人伸手扶了他一把,指尖微凉:“算是吧。我叫王徽之,字子猷。你呢?”

王徽之?王羲之的儿子?青林觉得脑子有点发懵,下意识地报上名字:“青林。”

“青林?”王徽之念了一遍,像是觉得这名字新奇,“随我来吧,看你这样子,怕是冻坏了。前面有火,还有酒。”

跟着王徽之往竹林深处走,青林才发现这里藏着片开阔的谷地。一条曲曲折折的小溪穿谷而过,溪边长满了青苔,几十块平整的青石围着溪水摆放,石上坐着穿长衫的人,有老有少,手里大多握着酒杯或毛笔。

有人在低头写诗,笔尖划过竹简的声音沙沙的;有人举着酒杯对饮,笑声顺着风飘得很远;还有几个童子在溪边洗砚台,墨汁把溪水染出淡淡的黑纹,很快又被流水洗干净。

最显眼的是溪水上游。几块大青石拼成一张长案,案上摆着个青瓷酒壶,十几个漆制的耳杯顺着溪水漂下来,漂到谁面前,谁就拿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提笔在竹简上写几句诗。

“这是……曲水流觞?”青林喃喃自语。课本里说兰亭集会的重头戏就是这个,没想到真能亲眼看见。

王徽之把他领到一堆篝火旁:“先烤烤火。我父亲在那边,等会儿介绍你认识。”他指了指长案尽头那个穿墨绿色长衫的中年人。

那人约莫四十多岁,留着三缕长须,正低头在一卷素绢上写字,手腕悬着,笔锋在绢上划过,留下流畅的墨线。

阳光透过竹叶落在他身上,给他周身镀了层毛茸茸的金边。青林一眼就认出来——那眉眼,那握笔的姿态,分明就是课本里王羲之的画像!

“子猷,这是何人?”王羲之抬起头,目光落在青林身上,带着温和的审视。他的声音比王徽之低沉些,像溪水流过鹅卵石。

“路上捡的,说是迷路了。”王徽之笑着答,“看他衣裳古怪,倒像是个有趣的人。”

王羲之放下笔,朝青林拱手:“在下王羲之,字逸少。”

青林赶紧回礼,手忙脚乱的:“久、久仰!我叫青林!”他紧张得手心冒汗,眼前这人可是写出《兰亭集序》的人,是书法史上的神!

王羲之被他的样子逗笑了,指了指身边的青石:“坐吧。看你不像本地人,从何处来?”

“从……很远的地方,”青林坐下时差点撞到身后的竹篓,里面装着半篓桃花瓣,“坐一种很快的车来的,不小心掉这儿了。”

“很快的车?”王羲之饶有兴致地挑眉,“比马还快?”

“快得多,”青林比划着,“能装几十个人,一天能跑几千里。”

周围几个名士听见了,都凑过来笑:“青林兄莫不是从蓬莱仙岛来的?竟有这般神物?”

“不是仙岛,”青林急着解释,“是……几百年后的地方。”

这话一出,众人都愣住了。王羲之却没觉得奇怪,只是捻着胡须笑:“几百年后?那时候的人,也爱饮酒赋诗吗?”

“爱!”青林肯定地说,“不仅爱,还把您今天写的字当成宝贝,专门建房子供着,好多人学着您的样子写字呢!”

王羲之的眼睛亮了亮,又很快暗下去,低头看着案上的素绢:“不过是兴之所至,写些寻常句子罢了,怎当得‘宝贝’二字。”

青林这才注意到案上的素绢。上面已经写了几行字,笔锋圆润又带着筋骨,像是溪水在石上流动,既有温柔的曲线,又有撞在石头上的锋芒。他认得其中几个字:“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这是《兰亭集序》的开头!青林的心跳得像打鼓,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绢纸,生怕漏看了一个字。

原来那些课本里背得滚瓜烂熟的句子,是这样一笔一划写出来的——在这样的溪边长,在这样的阳光下,在酒香和墨香里。

“逸少,该你了!”溪下游有人喊。一只耳杯顺着水流漂到王羲之面前,里面盛着琥珀色的酒。

王羲之拿起酒杯,仰头饮尽,酒液顺着胡须滴在长衫上,他也不在意。放下酒杯,他拿起笔,沾了沾砚台里的墨,手腕悬起,笔尖在素绢上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