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未来星空记 > 第60章 陶朱公的智慧

第60章 陶朱公的智慧(2 / 2)

青林正想争辩,却见范蠡递过去一个锦盒。官吏打开一看,里面是块鸽卵大的和田玉,脸色顿时缓和:“陶公是明白人。只是这规矩……”

“这批粮不是运去临淄的,是捐给沿途的灾民。”范蠡指着舱底的账簿,“您看,每笔支出都记着呢。至于剩下的,自然是要交税的。”

官吏掂了掂锦盒,笑着挥手放行。等官船走远,青林忍不住问:“这不是行贿吗?”

“是让规矩变通的润滑剂。”范蠡收起锦盒,“世间的路,直的少,弯的多。咱们做买卖的,既要守本分,也要懂转圜。”他突然指向远处的芦苇荡,“你看那水鸟,能直着飞,也能贴着水面掠——能屈能伸,才能活得长久。”

青林望着水鸟灵活的身影,想起自己的上司。那位总说“规则至上”的联盟主席,上个月刚因为不肯给某个星球的海关“通行费”,导致价值百亿的能源矿滞留港口。

在临淄,青林见识了范蠡的“散财之道”。他们把粮食运到灾区,一半按市价出售,一半分给实在买不起的灾民。有人劝范蠡:“您散尽千金,图个啥?”

他只是指着那些领了粮食的灾民:“你看他们,今日受了我的恩,明日就会帮我传递消息,帮我看守货栈,甚至在我遇到难处时,愿意舍命相护。钱财是水,流出去,才能活起来。”

青林想起星际贸易联盟的“财富指数”。那个用数字衡量成功的标准,让多少商人变成了守着金山的孤家寡人。他曾见过一个垄断了三颗星球能源的富豪,临终时身边连个送终的人都没有,只有满屋子的金币在黑暗里反光。

离开临淄前,范蠡突然把所有随从叫到一起,将这次赚的钱分了大半:“你们跟着我跑了半年,该回家盖房娶媳妇了。”

有个老随从哭着不肯要:“陶公,您三次散财,难道就不想留给子孙?”

“子孙若有本事,留钱何用?”范蠡拍了拍他的肩膀,“若没本事,留钱反害了他们。我这辈子,最值钱的不是那些金子,是这双能看路的眼睛,这颗能转弯的心。”

青林看着被众人围住的范蠡,突然明白为什么历史会记住这个人。不是因为他赚了多少钱,而是因为他懂得钱的本质——它不是冰冷的数字,是能让日子活起来的水。

夏末的一个傍晚,青林在客栈后院发现范蠡对着星空发呆。他走过去,看见对方手里拿着块刻满纹路的木板。

“这是我新做的东西,叫‘计然’。”范蠡指着木板上的刻度,“能算出月亮圆缺与潮汐的关系。你看,当北斗的斗柄指到这里时,定陶的盐价就会涨。”

青林盯着那块简陋的计算工具,突然想起自己终端里存储的“宇宙规律数据库”。那个包含了十万亿条公式的系统,却永远算不出人心的温度。

“你该回去了,对吧?”范蠡突然说,“你看你的衣服,总在夜里发光。你们那个时代,是不是连黑夜都不肯放过?”

青林的终端确实在闪烁——时空锚点正在重新校准。他看着范蠡,这个比自己小两千多岁的古人,突然觉得对方比自己更懂“交易的艺术”。

“我能问最后一个问题吗?”青林说,“您三次散尽家财,就不怕以后没钱?”

范蠡笑了,指着天上的星星:“你看这星河,亿万年来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何曾有过穷尽?钱就像这星星,你把它看得太重,它就成了枷锁;你把它看得轻了,它才能跟着你走。”他从怀里掏出个东西递给青林,“这个送你。”

是枚普通的铜钱,边缘已经磨得光滑。青林捏着铜钱,突然想起自己账户里那串长长的数字。那些能在星际间流通的虚拟货币,却买不到此刻吹过脸颊的晚风。

时空裂隙再次出现时,青林正站在定陶的码头。他回头望去,看见范蠡正指挥着船工卸货,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有个小孩跑过去,扯着他的衣角要糖吃,他笑着从怀里掏出块麦芽糖。

这一次,青林没有抗拒那股引力。当熟悉的眩晕感袭来,他紧紧攥着那枚铜钱,仿佛握住了某种失落已久的真理。

再次睁开眼,青林发现自己躺在量子跃迁舱里。同事们围过来,七嘴八舌地问他发生了什么。他张开手,那枚春秋的铜钱正躺在掌心,边缘还带着体温。

“系统崩溃了吗?”上司皱着眉问,“最新的星际贸易模型还等着测试。”

青林站起身,突然按下了销毁键。全息星图在他眼前碎裂,露出窗外真实的星空。

“我们错了。”他说,“交易不是计算,是流通。财富不是囤积,是流动。”

接下来的日子,青林做了件让所有人震惊的事。他辞去了在联盟总部的职位,用自己的积蓄在月球背面开了个小小的贸易站。没有人工智能,没有自动化设备,只有几个愿意跟着他干的年轻人。

他们的生意做得很慢,却很稳。会根据月球的自转调整进货时间,会给每个客户手写感谢卡,甚至在运输飞船上备着急救包——就像范蠡船队里的细麻绳。

有次,星际海盗盯上了他们的货船。青林没有启动防御系统,而是让船长把舱里的部分货物抛了过去。那些不值钱却实用的工具,让海盗们放弃了追击。

“这是陶朱公教我的。”青林在日志里写道,“有时候,退让不是软弱,是给彼此留条活路。”

他依然保存着那枚春秋的铜钱,把它嵌在贸易站的柜台里。有年轻的商人来请教成功的秘诀,他就指着铜钱说:“你看这钱,外圆内方。做事要方,守得住本分;做人要圆,转得了弯。”

某个深夜,青林站在贸易站的天台上,看着远处星际航道上闪烁的灯光。他想起范蠡说过的“星河聚散”,突然明白所谓的“商道”,从来不是追求完美的交易,而是在变化中找到平衡。

就像此刻吹过脸颊的风,它没有固定的方向,却总能带着种子找到适合生长的土地。

青林笑了笑,转身回屋。明天,他要去附近的空间站收批新货。听说那里的土豆丰收了,或许可以换些矿石回来——就像两千多年前,那个在定陶用丝绸换粮食的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