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日志(1 / 2)

房间里只剩下苏晚和电脑屏幕发出的幽光。她深吸一口气,点开了第一个日志文件L1。里面大多是些枯燥的系统维护记录,时间戳可以追溯到几年以前,记录着服务器巡检、数据备份、权限变更等常规操作。她快速浏览着,目光敏锐地捕捉着任何异常或重复出现的标识符。一些内部使用的缩写和代码名称不断出现,除了“普罗米修斯”,还有一个频繁出现的词——“基石”。

她打开L2,内容开始涉及一些早期的实验项目申请和资源分配记录。在这里,“曙光计划”的字眼首次出现,与一组关于神经再生和基因编辑的初步可行性研究相关联。审批意见栏里,有一个电子签名缩写“L.d.L”——李理事名字的拼音首字母。苏晚的心跳略微加速,这直接将李理事与这些早期研究联系起来。

L3和L4记录了更多实验细节,包括实验对象的招募标准,使用了大量模糊的医学术语,但苏晚注意到其中反复强调“基因表达稳定性”和“神经链接耐受度”作为关键筛选指标。一些实验对象的编号后面开始出现标注,如“耐受性不足,终止观察”、“出现非预期排异反应,转入隔离协议”。冰冷的文字背后,隐约透露出实验的残酷性。

当她打开L5时,内容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日志开始记录一些非技术性的会议纪要和通讯摘要。其中一条提到,“鉴于‘基石’项目进展缓慢,理事会建议引入外部‘催化剂’,加速‘普罗米修斯’进程。”后面提到了几个潜在的合作者或机构名称,但都被加密了。另一条记录则显示,有人对“实验对象的长期处理方案”提出伦理质疑,但该质疑被标记为“已驳回,按既定‘净化’流程执行”。

“净化”流程。苏晚的胃部一阵翻滚。这些日志正在一点点印证她和顾言最坏的猜测。她继续点开L6,这个文件记录了数次系统遭受外部攻击和内部渗透尝试的事件。安全团队成功拦截了大部分,但有一条记录引起了她的注意:“检测到未授权数据抓取行为,源地址伪装,行为模式与已知黑客组织不符,疑似内部人员试探。数据流涉及‘基石’核心生理模型。已加强监控,未追踪到确切来源。”

内部人员试探?是顾言吗?还是另有其人?这个“基石核心生理模型”是否就是顾影所依赖的那个治疗系统的底层架构?苏晚感觉线索正在一点点串联起来,但依旧缺少最关键的一环。

她点开了最后一个日志文件L7。这个文件的时间点更近,就在最近几个月。里面详细记录了一次关于“融合测试”可行性的大型论证会议。与会者名单很长,包含了李理事、数位知名医学专家,以及……顾言的名字赫然在列。会议纪要显示,顾言在会上对“融合测试”的现有方案提出了强烈的技术性质疑,认为其风险不可控,缺乏足够的动物实验数据支持,并建议暂缓在人类对象上应用。

他的反对意见被详细记录,但也同样被标记为“部分采纳,风险可控,按计划推进”。后面附着一份简化版的“融合测试”流程说明,其中提到了需要与“基石”生理模型进行深度同步,并使用了“意识层面整合”这样的字眼。苏晚看得头皮发麻,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医疗的范畴,触及了更为禁忌的领域。

日志的最后,是一条简短的通知:“‘清道夫’协议权限升级,应对潜在数据泄露风险。授权使用更积极的手段确保‘普罗米修斯’及关联项目安全。”日期,就在她和顾言开始调查后不久。

苏晚靠在椅背上,消化着这些信息。日志描绘出了一个庞大、冷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计划轮廓。顾言似乎确实在其中挣扎,试图在妥协与反抗之间找到一条生路,但他个人的力量显然无法与整个“普罗米修斯”机器抗衡。而他妹妹顾影,不仅是他的人质,其生命体征更是成为了控制核心数据的活体密钥。

她再次调出那个动态密钥生成界面,看着那67.3%的匹配度。仅仅依靠顾影不稳定的生理数据,无法获得完全权限。是否还需要其他变量?比如,特定的时间点?或者……另一个人的生命体征?一个大胆的,近乎荒谬的念头划过她的脑海。如果“基石”是顾影,那么“催化剂”……是否指向顾言?他的某些生物特征,是否也是密钥的一部分?

顾言在隔壁房间,正通过加密线路与那个被策反的医疗小组成员紧急通话。“调用顾影数据的痕迹可能已经被标记了。”对方的声音带着紧张,“李理事那边的安全部门刚刚进行了一次非例行扫描,虽然我用冗余数据流做了掩盖,但不确定能瞒多久。”“知道了。”顾言声音低沉,“顾影现在的具体状况?”

“神经信号波动加剧,有短暂的意识游离现象。生理指标还在可控范围内,但趋势不好。他们……他们已经在准备‘融合测试’的前期用药了。”对方的语气充满了不忍,“顾教授,时间真的不多了。一旦开始用药,很多过程就不可逆了。”

顾言闭上眼,指尖深深陷入掌心。他能想象妹妹躺在病床上,被那些冰冷的仪器和更冰冷的计划裹挟着的无助。“尽量拖延。用任何你能想到的,合理的医疗理由。”“我尽力。但是……顾教授,如果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