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轩早有准备:“建立双周沟通机制。不管有没有项目进展,我们都定期碰一次,同步计划,预判风险。不是等出了事才谈,而是提前把话说在前面。”
对方侧头与同伴低声交流几句,随后点头:“可以试三个月。”
“那我们现在就开始。”陆轩从公文包里取出新的协议草案,“这是根据今天讨论内容拟定的补充条款,请过目。如果没问题,我们可以当场签署。”
主代表接过草案,仔细阅读。五分钟后,他拿起笔,在末页签下名字。
握手时,他的力道比之前重了许多。
“希望这是最后一次为这种事见面。”
“我也希望。”陆轩回应,“但从今往后,只要你们还在谈,我们就一定在听。”
会谈结束已是傍晚。陆轩没有离开办公楼,而是带着林娜和孙明转入隔壁小会议室,召集留守的本地团队开了个短会。
“按新共识调整交付节奏。”他对视频另一端的赵宇说,“所有报备流程提前七十二小时启动,系统日志自动归档,每周生成合规简报发给合作方。”
赵宇在屏幕那头应了一声,手指已经在键盘上敲击。
林娜整理完最后一页会议纪要,轻声说:“他们接受了延期说明,还提议下个月联合发布一份行业合规白皮书。”
孙明笑了笑:“看来这次没白来。”
陆轩站在窗前,看着楼下车流缓缓移动。远处一座通信塔亮起信号灯,一闪一灭,像是某种无声的回应。
他转身对团队说:“这只是开始。国际场上,没人会因为我们年轻就让一步。但我们也不需要谁让,我们要的是——让他们知道,樊星阁做事,靠的不是蛮劲,是分寸。”
林娜合上笔记本,抬头问:“那接下来呢?”
“继续推进原定节点。”陆轩走到门边,手搭在门把上,“明天上午十点,我去见他们的技术主管,聊聊系统对接的事。”
他说完推开门,走廊灯光洒进来一半。
脚步声响起,三人依次走出会议室。电梯指示灯显示下行,数字从7跳到6。
陆轩站在最前面,右手插进西装内袋,掏出手机看了一眼。
一条新消息刚到:**“仰光监管局已撤回预警通知。”**
他看完,把手机放回原处,没有说话。
电梯门缓缓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