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区长……”秘书的表情有些为难,“她说,她是从香港来的,自称是‘星河慈善基金会’的理事。”
“香港?慈善基金会?”
孙连城的眉头舒展了开来。
这个名头,在当下这个敏感的时刻,听起来简直是“最安全”的。
既不是来要地皮的开发商,也不是来告状的刁民,更不是纪委的同志。
“慈善”嘛,总是好事。
“行吧,”孙连城放下了小刷子,重新戴上了那副官僚气十足的黑框眼镜,“让她进来吧。”
几分钟后,一股淡雅的香风,飘进了这间充斥着枸杞和陈旧书卷气的办公室。
来人,是一位三十多岁、气质极其优雅的女性。她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香奈儿套装,头发一丝不苟地挽在脑后,脸上带着职业而又亲切的微笑。
她,正是卫庄手下,最擅长“公关”的王牌——陈理事。
“孙区长,您好。久仰您的大名。”陈理事微微欠身,递上了一张烫金的名片,她的普通话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柔软的港腔,“我叫陈予馨,是香港‘星河慈善基金会’的理事。”
“陈理事,你好你好,请坐。”孙连城客气地指了指沙发。
他打量着眼前这个女人,心中暗自点头。
嗯,气质不凡,谈吐得体,不像坏人。
“孙区长,我这次冒昧来访,”陈理事落座后,并没有急于切入正题,而是将目光,精准地投向了窗边那架威武的望远镜。
她的眼中,绽放出一种惊喜而又“同道中人”的光芒。
“哇,施卡望远镜?您……您也是一位天文爱好者吗?”
这一句话,如同一道精准的“密匙”,瞬间打开了孙连城的心门!
他那张原本“官僚化”的、平庸的脸上,瞬间“活”了过来!
“哎呀!陈理事……你……你也懂这个?”孙连城激动地站起身,连称呼都变了。
“何止是懂。”陈理事温婉地一笑,她显然是做足了功课,“我本人就是香港天文学会的荣誉会员。我最喜欢的,就是在维多利亚港,观测秋冬季的梅西耶天体。只可惜,京州的光污染,恐怕要比香港更严重吧?”
“知音啊!”
孙连城激动得一拍大腿!
“光污染!可不是嘛!简直是无法无天了!我跟市里打过多少报告,要搞‘暗夜保护区’,他们都当我是说胡话!”
在这一刻,孙连城彻底放下了他那“躺平”的戒心。
他不再是光明区的区长,他只是一个业余天文爱好者,遇到了一个能聊到一起的“同好”。
他兴奋地跑到望远镜旁,如数家珍地介绍起来:“陈理事,你来看看我这台宝贝!14英寸的口径!我托了多少关系才从美国弄回来的!还有这个赤道仪,全自动寻星……”
“孙区长,”陈理事也“恰到好处”地凑了过去,眼中满是“专业”的赞叹,“您真是太专业了。我这次来汉东,真是来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