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1 / 2)

顾氏离开烽静将军府之后,李锦荣亲去衙门寻李勇,提出由她的亲卫接管李意绵所在别庄。

李勇据实以告,那日尚书令大人登门之后,阿耶正打算将李意绵送到苍狼关,任她自生自灭;其实当时送走李砚安之后,李维便想派人一根绳子勒死李意绵,到底被李勇劝住。

了结自己血亲的性命,怎么说都有伤天和;即便是李意绵自己作死,李勇也不忍阿耶如此;且他们还都是武将,战场上本就生死难料,如何能背负如此罪责。

不如将人送到苍狼关看守起来,生死由命。

既然李家人已对李意绵彻底失望,打算放弃她,那李锦荣利用起来更无负担;便告知李勇她的计划,将李意绵留下她有大用;李勇也不问她为何如此,当即应下。

布置好这件事之后,梁帝给的养伤时限已到,李锦荣麻溜去了京郊的赤羽营,受到最真切的欢迎;陛下的封赏已到了赤羽营,随她去封州的将士们各有赏赐,最低阶的士兵都有赏银百两;便是那日在京郊接应的赤羽营士兵,也有二十两银子的赏赐。

这是赤羽营建立以来,得到过规格最大的一回御赐封赏,整个军营都信服他们的烽静将军;而被他们感恩与称赞的烽静将军面上毫无动容,下令开始严苛训练。

还真是如京都那些说书先生所言,烽静将军乃当世玉面修罗···

又两日,李锦荣接到兵部传令,率兵往京郊五十里外迎接太子殿下銮驾,并与殿下一同进京;难怪梁帝不曾给她封赏,原来是等着太子回京。

梁帝这是借助她这个头功为太子造势。

也不知京都那些关于三皇子能与太子分庭抗礼的说法哪来的,反正此刻的李锦荣再明白不过,梁帝分明没有易储之心。

也难怪当初在尚书令府的认亲宴上,顾承宇那般云淡风轻说与她的婚约不会更改;看来李锦荣自己先踏入误区,以寻常帝王心揣测梁帝对太子的态度,还以为梁帝防备太子势力扩大···

亏得李砚安与李维当初还费力演了一场主动退婚,合着梁帝看的是太子的意思。

心中咬牙切齿,但见到太子銮驾时,李锦荣还是“敬畏有加”拜见储君殿下;顾承宇也不点破少女眼中的那点子郁闷,令赤羽营当先开道,即刻进京。

城门在即,顾承宇又令红衣金甲的少女骑马先行,由她当先进城;笑言若无烽静将军,就查不出封州大案,将军首功,当受万民敬仰···

他有意为她造势,李锦荣也不扭捏,拍马上前,当先率领赤羽营,左右是她的两名副将同样骑马跟随。

入城后,李锦荣才知何为真正的造势;梁帝令几位皇子率领百官至城门处迎接,禁军维持秩序,主道两侧都是围观的百姓。

几位皇子率领文武百官参见过太子之后,顾承宇也不多与他们寒暄,令直接进宫;温声道,还是烽静将军率赤羽营先行;听到他这句话的三皇子紧紧盯着李锦荣看了片刻,而后才跟在太子身侧。

至朱雀大街,不只道路两侧都挤满了百姓,两旁的酒楼与茶楼上面也都开着窗户,大都是贵女们提前定好的包厢;居高临下,只为一睹太子殿下与皇子们的风姿。

李锦荣怀疑,若不是有禁军,估计能从上面飞下来不少香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