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可还记得江宁知府董成儒董大人,董大人任期已满,受吏部指派,现已回京述职。算算时间,不出三日,董大人便要进京了。”
董这个姓已经许久未出现在朝堂中了,以至于大多数朝臣一时间没能想起来董成儒是何人。
一些年轻的官员在后面窃窃私语,讨论着这个能被崔相提出来的董大人是什么人。
“胡闹,董大人现在只是四品江宁知府,哪怕任职期间考绩都为甲级上等,也不可一越三级为从一品兵部尚书!”
“况且董大人过往的履历,也并未和军兵相关,又如何能担兵部尚书的重任!”
“陛下,这不合规矩!”
首先不答应的便是御史。
朝会中众人也窃窃私语了起来。
“老臣可没说要举荐董大人为兵部尚书,御史莫要着急。”
“那崔相提董大人是何用意?”
崔成又向前进了一步,
“陛下,适逢董成儒董大人任期已满,受吏部指派回京述职。董大人在任期间,政平讼理,民和岁丰,公之德政,上不负朝廷之委任,下不愧百姓之仰望。去任之日,士民攀辕卧辙,泣送于道,如失怙恃。”
“臣举荐董大人为户部左侍郎,协助户部尚书,全面管理我朝的财政、经济、户口和土地事务。”
崔相话音刚落,满朝哗然。
户部的官员首先吵闹了起来。
“崔相,我户部已有左侍郎,傅大人已在户部在任十年,持筹握算,利贯金石,建言建策,泽被苍黎,是朝廷之腹心,经济之干城。你这般作态,又将傅大人放在何处!?”
“陛下,老臣虽认可董大人之政绩,但傅大人是我户部的主心骨,万万不可替换啊!”
户部尚书许靖,头发都白了大半,半辈子用扎根在户部。
平时在朝会上不怎么发言,这次听崔相要换他的下属,也终究是坐不住了。
“皇兄,崔相这是和傅大人有仇?”仰齐舒站在太子身侧,悄声问他。
户部侍郎只有左侍郎和右侍郎二位,若是提拔一个左侍郎,那势必现如今的左侍郎便要下台。
怎么看都好像崔相和傅大人有仇,才做出这样的事。
太子微微侧过身,耳边还是朝中的大臣在吵架的声响,
“崔相可不是和傅大人有仇,而是有恩呢,这可是天大的恩情。”
仰齐舒不解,仰齐昭继续解释给弟弟听。
“现如今的户部尚书许靖,年仅四十,若是不出什么意外,会像兵部尚书邱大人一样,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坐到致仕。”
“户部左侍郎傅大人,比尚书许大人还要年长十岁,若是许大人不退,傅大人在户部的升迁之路便要到此为止。”
仰齐舒灵光一现,突然想到了其中的联系。
“所以,崔相是想举荐傅大人为兵部尚书?”
太子点了点头,
“傅大人的确是个合适的人选。”
朝臣们争吵了一会,也都想明白了崔相是何意。
这在选兵部尚书的节点,崔相有人举荐,却举荐董大人去户部任职左侍郎。
而原本的户部左侍郎,才是崔相真的想举荐任兵部尚书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