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试图做最后的争取,或者说,是委婉的抗议。
“国涛同志,正是因为要确保工作的连续和专业,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我们才需要优化分工,加强党的领导。”林万骁语气不变,但话里的意思却很硬,“西站项目的教训就在眼前,我们不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效率很重要,但方向和底线更重要。我相信,在新的分工框架下,政府工作在国涛同志的主持下,一定能更加规范、高效地开展。”
他直接把西站项目的问题作为依据,堵住了郑国涛的嘴。
副书记王志军率先表态:“我坚决拥护林书记的调整方案。加强市委对重大经济工作的领导,是确保西明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我一定全力协助林书记,做好分管工作。”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扩大自身影响力的机会。
组织部长巫云山也紧跟其后:“组织部门完全赞同。科学的分工有助于优化班子结构,形成工作合力。我们将按照方案,尽快履行相关程序。”
纪委书记曾书林也表态同意。
四比一,态势明朗。
郑国涛孤立无援,脸色变幻了几下,最终只能强压下心中的不满,挤出一丝笑容:“既然林书记和大家都认为有必要,那我服从组织安排。”
他知道,在目前林万骁风头正劲、且手握西站项目和数据问题两张牌的情况下,硬顶是不明智的。
书记碰头会达成一致后,调整方案很快在市委常委会上顺利通过。当正式的分工调整文件下发时,在西明官场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所有人都看明白了,林书记通过这次分工调整,成功地“削藩”。市长郑国涛的势力范围被明显压缩,其核心权力被部分上收至市委,由林万骁直接掌控或通过副书记王志军、常务副市长朱志杰来行使。
常委会上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原本一些习惯于唯郑国涛马首是瞻的干部,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立场。而像朱志杰这样被赋予了更重要职责的常委,则更加审慎地衡量着与林书记配合的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