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闪电划过,照亮了林夕湿漉漉的脸庞。羊羽突然伸手拂去她脸颊上的一缕湿发。
简单的动作,却让两人都愣住了。雨声中,心跳声似乎格外清晰。林夕慌忙低头继续采药,掩饰泛红的脸颊:快、快点采完回去吧,白鹰爷爷等着呢。
回到仓库,白鹰爷爷已经指挥工人们支起了一口大铁锅。林夕将采集来的草药洗净切碎,与生石灰按特定比例混合,熬制成一种深绿色的粘稠液体。
这是什么原理?年轻的技术员好奇地问。
林夕一边搅拌药液一边解释:马齿苋含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和维生素c,能增强植物抗逆性;蒲公英根中的蒲公英醇是天然抗菌剂;生石灰则能中和土壤酸性并杀灭部分病原体。这是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的完美结合。
药液熬好后,雨停了,团队分成几组,连夜为病株灌根处理。林夕和羊羽负责情况最严重的区域,他们跪在泥地里,一株一株地施药,不时交流着病株的变化。
这株的斑点开始褪色了!林夕惊喜地发现最早处理的几棵桑树有了好转迹象。
羊羽检查了一番,点点头:白鹰爷爷的方子确实神奇。他顿了顿,但我们需要确凿证据证明这是人为投毒,否则还会再下手。
林夕沉思片刻,突然眼睛一亮:病原体!如果是实验室培养的杂交菌种,dNA检测一定能找出人工修饰的痕迹。我认识农科院植保所的李教授,他专门研究这个。
明天一早就联系。羊羽看了看表,已是凌晨三点,你先回去休息吧,这里我来盯着。
林夕摇摇头,拧干衣角的水:我跟你一起。
白鹰爷爷的方子发挥了奇效,近七成的病株保住了生机。精疲力竭的团队陆续回到仓库休息,只有林夕和羊羽还留在桑园,检查最后几株重病树的状况。
这棵恐怕不行了。林夕轻抚一棵树干已经发黑的桑树,声音哽咽。这是园区最早栽下的几棵桑树之一,见证了他们的全部奋斗历程。
羊羽默默站在她身后,突然注意到树干背面有什么东西闪着微光。他凑近一看,是一个小小的金属片卡在树皮裂缝中。
林夕,看这个!他小心地用镊子取出金属片——那是一个微型注射器的针头保护套,上面印着几乎磨灭的字母:LYSt,正是绿野生态拼音的首字母缩写。
铁证!林夕激动地接过金属套,他们用注射器直接将病原体注入树干!
羊羽立刻拍照取证,然后将证物装入密封袋:我马上联系律师和警方。这次周天成跑不掉了。
就在这时,林夕突然踉跄了一下,扶住额头。羊羽这才注意到她的脸色惨白,嘴唇发紫。
你发烧了!他伸手摸向她的额头,触手滚烫。回想起来,林夕已经在暴雨中连续工作了近十个小时。
没事...先把证据...林夕的话还没说完,双腿一软向前栽去。
羊羽一个箭步上前将她接住。怀中的人轻得让他心惊,湿透的衣服下是明显消瘦的身形,她为项目付出了太多。
坚持住,我送你去医院。羊羽一把将林夕抱起,大步向停车场走去。
林夕在他怀里微弱地挣扎:不行...还有样本要送检...白鹰爷爷的方子需要调整比例...
别说话,保存体力。羊羽的声音不容置疑,但抱着她的动作却轻柔至极,团队其他人会处理好的,现在你的健康最重要。
林夕还想说什么,却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最终无力地靠在羊羽胸前。恍惚间,她感受到羊羽有力的心跳透过湿冷的衣物传来,稳定而令人安心。
去医院的路上,羊羽一手握着方向盘,一手紧握着林夕发烫的手,仿佛害怕一松开她就会消失。后视镜中,晨光正穿透云层,洒在那片经历劫难却依然挺立的桑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