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历史奇人传 > 第5005章 辅登基定鼎中原 立中统革新朝政

第5005章 辅登基定鼎中原 立中统革新朝政(1 / 1)

中统元年(1260)三月的开平城,春寒料峭中涌动着历史转折的暗流。当忽必烈从阿里不哥手中接过传国玉玺时,蒙古宗王们在万安殿前燃起九堆篝火,要求依照祖制踏火称汗。年过六旬的子聪和尚手持先帝圣旨突然现身,袈裟在烈焰映照下如战旗猎猎。

昔成吉思汗统一漠北,尚需桑哥立文字、定法令。他振袖拂开飘向御座的烟尘,今大王欲君临万邦,岂可止步于部落旧俗?突然狂风卷起《大唐开元礼》残卷,纸页在火光中化作金蝶,恰落在忽必烈膝前。

登基大典的筹备彻夜进行。子聪在临时改建的明伦堂悬挂《周官图》,手持蒙汉双文仪注向宗王们解释:三跪九叩非为屈尊,实乃天地人三才共敬。当保守派王爷塔察儿怒斥汉礼柔弱时,老和尚突然击磬,声震梁宇:可记得窝阔台汗饮宴暴卒之痛?礼者,非虚文,实为保君体、肃朝纲!

四月初八的黎明,雅乐首次响彻草原。当百名儒生高唱《天命有德》时,蒙古贵族们惊见仪仗队中出现了奇异组合:苍狼纛与青龙旗并立,苏鲁锭与华盖交辉。最震撼的时刻来临——忽必烈身着九龙绛纱袍踏上汉白玉御道,子聪亲自击柝报时,文武百官依班次行三跪九叩礼。阳光穿透云层照在国号牌匾上时,老和尚悄然拭去眼角泪珠。

当夜庆功宴上,子聪献上《定鼎中原策》。忽必烈翻阅至建元表岁章,见他以朱笔批注:夏建寅,商建丑,周建子,皆示新政。今宜取,喻中华正统。亲王以匕首割破指尖,血珠滴在字上:朕与先生,共续此统!

组建中书省时爆发激烈争论。蒙古勋贵要求尽用老奴婢,子聪却在御前摆开十八只茶盏:闽浙之茶,西夏之乳,吐蕃之酥,风味各异而宴席乃成。他推荐的王文统精通钱谷,张文谦明于律令,姚枢达于教化,更保留博尔术子孙统领探马赤军之权。这种蒙汉二元体制最初被讥为牛马同槽,直到某日处理江南漕运纠纷,蒙古将领见王文统三日理清十年积案,方叹:南人竟有如此干才!

最精彩的平衡术体现在法律制定。子聪将《大札撒》与《唐律疏议》并置案头,创制诸法合参之制:蒙古人斗殴依草原法赔牲畜,汉人纠纷按《至元新格》断案。某日皇侄昔里吉当街纵马踏伤老农,子聪令其以九牛偿蒙俗,复按汉律囚禁三日。忽必烈闻之笑曰:此真钢鞭与哈达并施。

为化解文化隔阂,子聪在开平设立国子监蒙汉学堂。开学那日,他亲自演示汉字的与蒙文的(善良)同源之理,更让蒙古子弟用马头琴演奏《诗经》。当《鹿鸣》曲调响彻课堂时,忽必烈正悄悄在窗外聆听,转身对近侍说:此声比号角更能动人心魄。

中统新政如春风吹度玉门。劝农司带着新式曲辕犁深入漠南,市舶司在泉州重启海上丝路,太医令编纂的《御药院方》甚至收录了回回医典的放血疗法。某日朝会,吐蕃高僧八思巴见子聪用梵文标注蒙古新字,惊问其故,老和尚莞尔:文字如舟,渡人即佳。

然而危机仍在暗涌。保守派宗王在和林秘密会盟,声称汉法乱祖制。子聪闻讯,竟请忽必烈举行盛大那达慕,特意在摔跤场上悬挂孔子像。当蒙古勇士们跪拜圣像时,他对忽必烈轻语:弓马得天下,终需诗书治之。

这场变革的深远影响,在某个秋夜显现端倪。子聪巡视新落成的司天台,见蒙汉学者共观星象,突然指向紫微垣:大王请看,帝星今耀于幽燕。他展开新绘的《大一统全图》,手指从开平移向燕京,中都故地,当有新都承天启运。

此时此刻,万里外的临安皇宫里,南宋度宗正在丹青上描绘残山剩水。而开平城的万安殿中,忽必烈抚摸着新铸的中统元宝,对子聪感叹:先生二十年前在武安山种下的菩提,今已亭亭如盖矣。殿外,南飞的雁群正排成字,飞向那个即将诞生的伟大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