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历史奇人传 > 第3406章 身后悲歌

第3406章 身后悲歌(2 / 2)

万历十一年三月,局势急转直下。万历下旨追夺张居正上柱国封号,接着又收回谥号。曾经弹劾张居正的官员纷纷起复,而张居正提拔的官员则陆续被罢黜。

最残酷的打击在四月到来。万历下旨查抄张府,理由是“贪墨受贿,家资钜万”。

刑部侍郎丘橓带队查抄的那天,北京城风雨如晦。张家府邸被团团围住,如狼似虎的衙役冲入府中,见物就抢,逢人便拿。

“丘大人!”张敬修挺身阻拦,“家父为相十年,家产皆有账可查,何来贪墨之说?”

丘橓冷笑:“张居正专权十年,贪赃枉法,天下皆知!来人,给我搜!”

衙役们翻箱倒柜,却只找出白银十万两。这个数字远低于皇帝的预期,也让丘橓大失所望。

“说!赃银藏在何处?”丘橓对张敬修严刑拷打。

棍棒交加之下,张敬修咬紧牙关:“家父为官清廉,从无贪墨!”

拷打持续了三天三夜,张府上下哀鸿遍野。女眷被关在柴房中,饥寒交迫。曾经门庭若市的张府,如今已成修罗场。

第四天清晨,狱卒发现张敬修在狱中自缢身亡。他在墙壁上留下血书:

“天道昭昭,岂无公理?先父为国尽瘁,竟得如此下场!敬修不才,唯有一死以明志!”

消息传出,三子张懋修悲愤交加,投井自尽,幸被家人救起,但已神志失常。

张家的噩运还未结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居正的弟弟张居易被削职为民,江陵老宅被查封。由于查抄期间食物断绝,张府上下饿死十余口,其中包括张居正年迈的乳母和两个年幼的孙儿。

曾经显赫一时的张家,顷刻间土崩瓦解。

在这场悲剧中,最令人唏嘘的莫过于那些旁观者的沉默。许多曾受张居正提拔的官员,此刻都选择了明哲保身。就连张居正生前好友王世贞,也只在私信中感叹:“叔大过于刚直,故有今日之祸。”

然而,在民间,却是另一番景象。江陵百姓自发为张居正立祠祭祀,黄河沿岸的农民感念他治水的功德,悄悄在家中供奉他的牌位。

一个雨夜,已经致仕在家的潘季驯独自在家中祭奠张居正。他老泪纵横,对着南方叩首:

“首辅...您看见了吗?您为之付出一切的大明,终究负了您啊!”

远在江陵,那个曾经受过张居正恩惠的陈四之子,冒着被官府追究的风险,在张府废墟前偷偷烧了一沓纸钱:

“张大人,您是个好官啊...”

与此同时,紫禁城中的万历皇帝正在欣赏新进贡的珍宝。张鲸谄媚地呈上一本账册:

“皇爷,这是从张府抄出的珠宝清单。”

万历随手翻阅,突然问道:“张先生...临终前可有什么话?”

张鲸小心翼翼地说:“听说,张先生最后说的是‘大明江山’...”

万历的手猛地一颤,账册掉落在地。他怔怔地望着窗外,仿佛又看见了那个在讲筵上一丝不苟的老师,那个为大明的中兴呕心沥血的首辅。

然而,这一丝愧疚转瞬即逝。他弯腰拾起账册,淡淡地说:

“传旨,张居正罪证确凿,其子弟发配烟瘴之地,永不得赦。”

圣旨传出,满朝寂静。没有人再敢为张居正说话,也没有人记得,正是这个“罪臣”,曾经让太仓粟米可支十年,让国库积银四百万两,让边境安宁,让百姓安居。

历史的长河依旧奔流不息,只是那个曾经立志“居朝堂之正”的张居正,和他未竟的改革理想,都随着这场身后悲歌,消散在万历朝的暮色之中。

唯有那方刻着“志在千里”的砚台,在抄家混乱中不翼而飞,仿佛预示着,这位改革家的理想与精神,终将在另一个时空找到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