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生平年表
时代背景:明朝晚期(万历至崇祯初年)
第一部分:早年与入宫(1568年-1620年)
1568年(隆庆二年)出生于北直隶河间府肃宁县(今河北沧州肃宁县),原名魏四。家境贫寒,市井无赖,好赌博,曾因赌债被逼自宫。
1589年(万历十七年)左右为求生路,自行阉割后,改名李进忠,进入北京皇宫,在司礼监太监孙暹手下当差,负责管理仓库等杂役。在此期间,他结识了皇长孙朱由校(后来的明熹宗)的乳母客氏。
1605年(万历三十三年)被选入王才人(朱由校生母)的宫中任职,负责管理膳食。他善于逢迎,与客氏(对食关系)结为政治同盟,逐渐获得了未来皇帝朱由校的信任与依赖。
1620年(泰昌元年)七月:万历帝驾崩,太子朱常洛继位,是为明光宗。
九月:明光宗因“红丸案”突然驾崩,在位仅一个月。皇长子朱由校继位,是为明熹宗,年号天启。
朱由校即位后,魏忠贤和客氏地位急速上升。魏忠贤被任命为司礼监秉笔太监,这是一个可以代替皇帝批阅奏章的极要害职位,并获赐名“忠贤”。
第二部分:权倾朝野的“九千岁”(1621年-1627年)
1621年(天启元年)魏忠贤与客氏联手,驱逐、迫害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等宫内元老,彻底控制了内廷。
1623年(天启三年)魏忠贤提督东厂,将特务机构牢牢掌握在手中,利用“厂卫”系统(东厂、锦衣卫)监视、逮捕、拷打反对他的官员和百姓。
1624年(天启四年)六月:左副都御史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将反对魏忠贤的“东林党”斗争推向高潮。
魏忠贤利用天启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反戈一击,开始大规模清洗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前六君子”被诬陷下狱,惨遭酷刑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