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像是用不同的钥匙,反复尝试开启一把结构未知的锁。
第三节:莉娜的梦呓与根须的震颤
星璇对囚笼壁垒的持续概念叩击,虽然未能立刻打破静滞,但其产生的细微涟漪,却影响到了囚笼内的另外两个存在。
一直处于最深沉眠状态的莉娜,那如同冰封的意识深处,似乎泛起了一丝微不可察的波澜。她的手指,那只始终紧握着星辰躯壳的手,极其轻微地动了一下。并非苏醒的征兆,更像是一种深层次梦境中的本能反应,是对星辰意识活跃的无意识回应。一股更加温暖、更加坚定的守护意念,如同被拨动的琴弦,从她沉眠的核心散发出来,融入了星璇的光芒之中,为其对抗壁垒的行为,提供了额外的、源自灵魂本源的支持。
而那截始终保持着物理静滞的铁根林金属根须,其绝对“稳固”的物质概念,在星璇持续的概念叩击与莉娜守护意念增强的双重影响下,似乎也发生了一丝极其细微的、超越了物理层面的……“概念性震颤”。
就仿佛一块投入湖中的巨石,其存在本身,会因为水波的持续荡漾而产生肉眼不可见的位置微调。这截根须,作为囚笼内与“摇篮”物质界最后的、最坚实的连接点,其“稳固”概念与囚笼“静滞”概念的边界,在星璇的概念冲击下,出现了一丝理论上不应存在的、极其细微的……“概念摩擦”。
这种“摩擦”本身,暂时并未产生任何可见的效果。但它就像是在绝对光滑的冰面上,留下了一道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划痕。这道划痕,或许就是未来打破平衡的关键。
第四节:远方的涟漪与沉睡的信标
就在囚笼内部发生着这些微妙的概念层面变化时,遥远的“档案馆”主网络深处,那个隐秘备份库中的“沉睡信标”,再次产生了反应。
这一次,并非因为它自身被激活,而是因为……那艘停留在“摇篮”轨道的星舰,依照程序,向主网络发送了定期报告。报告中包含了它对静滞囚笼最后已知坐标的丢失记录,以及它持续搜寻无果的数据。
这份报告在流经主网络某个节点时,其数据流无意中“擦过”了那段存储着星辰“存在证明”波动的残缺记录。
如同两块频率相近的音叉,即使没有直接接触,当一方振动时,另一方也会产生微弱的共鸣。
那段残缺记录加密外壳上的共鸣信号,再次闪烁了一下,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稍微明显一丝。它依旧没有发送任何信息,但这短暂的、略微增强的波动,却被主网络底层那无时无刻不在运行的海量数据监控程序,捕捉到了一个极其短暂的“异常峰值”。
这个峰值太微弱,太短暂,立刻就被淹没在浩瀚的数据洪流中,并未触发任何警报,甚至可能被系统自动归类为随机干扰。
但它的确存在过。
这意味着,囚笼内部星璇的活跃,其散发出的独特概念频率,已经开始隐隐与远方“档案馆”网络内的某个点,产生了难以完全隔绝的、超越空间的微弱联系。
这条联系,如同一根漂浮在宇宙中的、无限纤细的蛛丝,一端连着漂流孤岛上的新生意识,另一端……则连着那庞大而冰冷的追猎者网络。
下一次概念共振,会更强吗?这条蛛丝,会被谁先发现并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