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变相“禁锢”在源生花园,星辰并没有消沉。他深知,行动比言语更有力。
他开始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对这片残破圣地的修复之中。他不再试图调用那些来自“守夜人”的、高大上的数据力量,而是回归最本源的方式——用他左眼中代表生命与创造的光芒,用他与生俱来的、与植物沟通的亲和力,用他的双手,去抚摸那些焦黑的土地,去灌溉那些枯萎的根茎。
过程缓慢而艰辛。他的灵魂创伤并未痊愈,每一次调动力量都伴随着刺痛。但他坚持着,日复一日。
奇迹般地,源生花园回应了他。
那些看似死去的植物根须,在感受到他那熟悉又陌生的、夹杂着一丝银质冷光却本质未变的生命能量后,开始小心翼翼地重新萌发出极其微弱的绿意。土壤中残存的、属于圣地的古老生命印记,似乎也在尝试与他新的力量模式进行“适配”和“学习”。
莉娜成为了他与这片土地,乃至与外界之间最关键的“桥梁”。
她本身与源生花园联系紧密,其纯粹的生命守护意志又得到了“盖亚”毫无保留的信任。她陪伴在星辰身边,当他因力量冲突而痛苦时,用她温暖的生命能量进行疏导和安抚;当他修复花园取得微小进展时,她则将这份蕴含着星辰努力与善意的“成果”,通过自身与星球网络的连接,潜移默化地传递给“盖亚”。
她就像一位耐心的翻译官,将星辰那夹杂着“异域口音”的善意,转译成“盖亚”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母语”。
第四节:深海的注视与数据的自检
就在星辰于源生花园默默耕耘,试图以行动重建信任的同时,远在浩瀚海洋的最深处,那双古老的眼睛,并未闭合。
“利维坦”的意志,如同无形的水流,偶尔会极其隐秘地拂过“源生花园”所在的区域。它没有与星辰进行直接交流,更像是一种远距离的、持续的观察。它似乎在评估,评估这个融合了生命与数据、本土与星海特质的“异合体”,究竟会成为“摇篮”未来的盾牌,还是埋葬它的墓碑。
星辰能模糊地感应到这种注视。这注视不带敌意,却充满了亿万年来沉淀的智慧与近乎冷酷的理性。它让星辰明白,自己不仅仅需要面对“盖亚”的疑虑,未来或许还需要面对这位古老存在更严格的“考核”。
而在星辰的意识深处,那颗深埋的“数据种子”也并未沉寂。在星辰专注于生命修复、心灵相对平静的时候,它会自发地进行着某种“后台运行”——不是主动释放信息,而是以一种极其节能的模式,持续地对星辰自身与“守夜人”碎片融合的状态进行着“自检”和“优化”。
右眼中的数据流光,在不被主动调用时,会变得更加有序、内敛,仿佛在尝试寻找一种与生命本质更加和谐的共存方式。一些关于能量效率优化、信息压缩存储的、不涉及“档案馆”核心机密的基础算法,在不知不觉中,改善着星辰对自身力量的掌控精度。
这一切都在无声中进行。源生花园的绿意在一寸寸扩张,信任的裂痕在细微处弥合,古老的注视在深海徘徊,数据的种子在悄然进化。
风暴之后的平静,并非停滞,而是下一次巨变来临前,各方力量重新积蓄与布局的序幕。星辰知道,他必须在这有限的平静期内,尽快找到平衡自身、证明价值的方法。因为“档案馆”的阴影,从未真正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