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小问题。比如,当地工人对中式建筑的榫卯结构不太熟悉,安装一些中式装饰时总是出错。国内的工人则对梵蒂冈的建筑材料和施工要求不太了解。史国栋就让两边的工人互相学习交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指导。慢慢地,大家的配合越来越默契,施工进度也逐渐加快。
在菜品引进方面,史国栋也下足了功夫。他重点引进了在欧洲销售非常好的火锅底料,以及中国经典火锅底料。对于中餐,他从中国的十三大菜系中精心挑选每一道菜品,每一道菜都亲自品尝把关。厨师则选用前期在欧洲培训过的最顶尖的厨师,他们既能熟练掌握中式烹饪技巧,又了解欧洲人的口味偏好。
史国栋还在店里划分了三个区。中国火锅区,摆放着传统的中式桌椅,墙壁上挂着以火锅文化为主题的壁画,还有特制的火锅餐桌,配备先进的加热设备;中国十三大菜系中餐区,装修风格典雅,采用屏风隔断,营造出私密的用餐空间,餐具选用精美的中式瓷器;欧美经典餐饮区,装修时尚现代,桌椅简洁舒适,灯光柔和,营造出浪漫的氛围。
服务方面,史国栋招聘了全世界最好的服务生,对他们进行了最严格的专业培训。不仅要掌握流利的多国语言,还要熟悉不同国家的礼仪和文化,为顾客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同时,店里还广泛应用了上菜机器人和自动夹菜筷,既提高了服务效率,又增加了用餐的趣味性。
在开店前的宣传工作中,史国栋的团队也是绞尽脑汁。他们制作了精美的宣传册,用多国语言介绍餐厅的特色菜品、文化融合的设计理念以及优质的服务。在梵蒂冈的各个旅游景点、酒店、商场等地发放。还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线上宣传,发布精美的图片和视频,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终于,开业的日子到了。那天,餐馆门口张灯结彩,热闹非凡。虽然没有舞龙舞狮,但充满中国特色的装饰和音乐吸引了大量路人的目光。开业仪式简单而隆重,史国栋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欢迎大家来品尝来自东方的美食。
餐馆一开门,人群便蜂拥而入。店内座无虚席,服务员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火锅区热气腾腾,顾客们围坐在一起,享受着涮火锅的乐趣;中餐区,人们细细品味着精致的中式菜肴,对厨师的手艺赞不绝口;欧美餐饮区,顾客们惬意地品尝着牛排、意面等美食,感受着别样的浪漫。
一位来自美国的游客吃完火锅后,竖起大拇指说:“这是我吃过最特别的火锅,味道太棒了!这里的环境和服务也非常好,让我有一种全新的用餐体验。”
一位当地的居民品尝了中餐后,感慨道:“以前只知道意大利菜好吃,没想到中国菜这么美味。这家店把两种文化融合得很好,我很喜欢。”
开业的火爆场面一直持续着,吃过这家餐馆的人都成了活的宣传广告。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里成了梵蒂冈高档火爆餐饮的代名词,“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酒楼”也在全世界出了名。史国栋站在餐馆里,看着热闹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这一路走来虽然艰辛,但一切都是值得的,而梵蒂冈的这家直营店,也将成为他餐饮帝国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圣彼得广场的夕阳将金色余晖洒在\"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酒楼\"的雕花窗棂上,史国栋正在后厨检查当日食材,突然听见前厅传来一阵热烈讨论。推开雕花木门,他看见一位银发老者正用戴着白手套的手,细致观察着火锅汤底蒸腾的热气,周围围了一圈工作人员。
\"您是?\"史国栋快步上前。
老者转身,镜片后的蓝眼睛闪着笑意:\"弗朗西斯·莫罗,欧洲美食评论界的老古董。听说这里藏着能让天使下凡的美味,特意从巴黎飞来验证。\"他的法语口音里混着一丝意大利腔调。
史国栋心中一震——这位被誉为\"舌尖判官\"的美食家,向来以严苛着称。他立刻邀请弗朗西斯进入贵宾包厢,亲自端上秘制鸳鸯锅:\"请您品鉴我们的镇店之宝,牛油红汤配羊骨白汤,食材都是当日空运。\"
铜锅沸腾时,弗朗西斯用银勺舀起一勺白汤,闭目轻啜:\"羊骨熬煮超过八小时,加了陈皮和当归中和膻味,汤底表面浮着的枸杞不是装饰,而是为了平衡口感的点睛之笔。\"他突然睁眼,\"但红汤才是灵魂对吗?\"
史国栋点头:\"这锅牛油用了36味香料,特别添加了梵蒂冈本地的藏红花,让辛辣里带着一丝神秘花香。\"
\"妙极!\"弗朗西斯突然兴奋地拍桌,餐具随之轻颤,\"你把东方的麻辣哲学与西方香料美学做了拓扑学式的融合!就像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教堂穹顶作画,将人体解剖学与神学想象完美统一。\"
史国栋眼睛发亮:\"其实我们的中餐区也在尝试文化嫁接,比如这道'罗马柱宫保鸡丁'——\"
\"用佩科里诺奶酪替代花生,甜辣口味里带着羊奶的醇厚!\"弗朗西斯指着刚上桌的菜肴,\"你不是在做菜,而是在解构文化基因。这让我想起本笃十六世在通谕里说的,真理需要不同文化的棱镜折射才能显现全貌。\"
窗外的圣彼得大教堂钟声突然响起,弗朗西斯却充耳不闻,继续剖析:\"最令我惊喜的是欧美餐饮区,那道'火锅牛排'将川式腌料与法式熟成技术结合,就像把但丁的《神曲》翻译成现代汉语,既保留精髓又焕发新生。\"
临走时,弗朗西斯握住史国栋的手:\"年轻人,你在0.44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建造了一座美食巴别塔。下周《米其林指南》欧洲版头条,我要写《当麻辣遇见圣徒》。\"
果然,三天后弗朗西斯的长文引发轰动。德国《美食家》杂志用\"跨文化味觉革命\"评价;英国《卫报》称其为\"美食外交新典范\";意大利《晚邮报》甚至将史国栋比作\"当代马可·波罗\"。很快,荷兰、瑞典、西班牙等国的餐饮协会纷纷发来邀请,希望\"川渝味道\"能在当地落地生根,一场席卷欧洲的东方美食风暴,正从梵蒂冈这个宗教圣地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