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裂痕与毒饵(1 / 2)

赵盾的“峻法”理政,如同在晋国朝堂这潭深水中投入了一块棱角分明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搅动了沉积已久的利益淤泥。他年轻气盛,锐意革新,眼中只有律法与效率,对盘根错节的旧族关系与约定俗成的潜规则缺乏耐心,这使他推行政令时,不免带上了几分不容置喙的专断。

一日朝会,赵盾提出要严格核查各家封邑近年来应上缴的军赋数额,凡有亏欠隐匿者,限期补足,并加罚三成,以充军资。此议一出,殿内顿时一片低哗。晋国卿大夫各有封地,军赋征收向来存在弹性,赵盾此举,无异于直接触动了众多老牌世族的钱袋。

一位与狐氏交厚的老大夫颤巍巍出列,委婉劝道:“赵司寇(赵盾兼领司寇之职),清查军赋,理所应当。然各家家况不同,封地有丰有瘠,若一概而论,限期追缴,恐生怨怼,不利朝堂和睦啊。是否可酌情宽限,或分等处置?”

赵盾面色冷峻,毫不退让:“国家危难,将士在前方浴血,粮饷乃性命所系!封邑享国禄,自当为国分忧!何来酌情?何来宽限?法令既定,便需一体遵循!有亏欠者,十日之内,必须足额缴纳至府库,逾期不交者,依律夺其封邑三分之一!”

他的声音斩钉截铁,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势。那老大夫被他目光所慑,嗫嚅着退了回去,脸上青红交加。狐偃站在班列之首,眼帘低垂,捻着胡须的手指微微用力,始终未发一言,但他周身散发出的低沉气压,却让周围的人都感受到了这位三世老臣的不悦。

退朝之后,几位心中愤懑的大夫聚在狐偃府中,抱怨连连。

“狐偃大夫,您看看!这赵盾小儿,也太过跋扈!完全不把我等老臣放在眼里!”

“如此苛政,与暴秦何异?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狐偃沉默良久,方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赵盾所为,虽失于操切,然其心……或是为国。军资匮乏,确是实情。”

“可他也未免太不近人情!”有人愤然道,“先氏、胥氏新丧,尸骨未寒,他便如此逼迫,岂不令人心寒?”

狐偃摆了摆手,制止了更多的抱怨:“罢了,非常之时,且看他如何施为。尔等也需谨言慎行,莫要授人以柄。”他虽未明言支持,但其态度显然已不如以往坚决,一种失望与疏离感,在他与赵盾之间悄然产生。朝堂之上,以赵盾为代表的少壮锐意派与以狐偃等人为代表的稳健旧族派之间,一道细微却真实存在的裂痕,已然显现。

二、楚谋

这道裂痕,并未逃过一直密切关注晋国内部动向的楚国令尹子文的眼睛。郢都的密室中,烛光摇曳,映照着子文那张布满皱纹却依旧精明的脸。他听着细作汇报晋国朝堂因清查军赋引发的风波,以及狐偃等人隐忍的不满,嘴角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果然不出所料。赵盾锐气太盛,必伤及自身。”子文对心腹谋士道,“晋人内部,并非铁板一块。狐偃、赵衰这些老臣,重声誉,讲情面,与赵盾只讲律法、不论人情的做派,迟早会产生矛盾。”

“令尹高明。那我们是否要趁机……”谋士做了一个进兵的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