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张海洋又一次完成显影操作后,习惯性地拿起显微镜准备接受失败。但下一秒,他猛地揉了揉眼睛,发出了一声变调的、几乎破音的尖叫:“出来了!线!清晰的线!”
秦念和李文军瞬间冲了过去!显微镜下,硅片上清晰地显现出虽然边缘粗糙,但确确实实独立存在的线条图形!
“测量!快测量!”秦念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颤抖。
数据很快出来:线宽几十微米,远远谈不上精密,但这是一个从0到1的史诗级突破!它证明了一条看似绝无可能的路,真的能被人的双手和智慧趟出来!
“我们做到了!我们真的刻出来了!”张海洋激动地一把抱住李文军,两个年轻人又跳又笑,几乎要喜极而泣。
但这还不是终点。接下来又是一轮轮的腐蚀工艺攻关。当第一片完成了全部流程——从涂胶、曝光、显影到最终腐蚀成型——的硅片放在显微镜下时,整个实验室安静了。
硅片的表面,清晰地呈现出凹凸不平的沟槽!它们粗糙,不均匀,但真实无比地构成了设计的图形!
“土法光刻”,这条由秦念划出的、看似荒谬的道路,真的被他们走通了!
巨大的成就感和狂喜席卷了三人。
所有的疲惫、挫折在这一刻都得到了加倍的补偿。
秦念看着那粗糙的“作品”,眼中闪烁着无比明亮的光芒。
她平静却有力地说:“记录所有参数,这只是开始。接下来,我们要雕刻的,不再是小练习。”
她拿起一片崭新的、光洁的硅片,语气斩钉截铁,充满期待:
“我们要开始制作,属于我们‘争气芯’的第一套手工掩膜版!”
手工雕刻集成电路!这个任务听起来如同神话,但此刻,李文军和张海洋眼中只有无比的兴奋和坚定的信念。
“是!秦工!”
希望,在他们手中,一寸寸地被雕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