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儿,不需要朱慈烺再继续多说,马祥麟也知道为什么饷啊!就算此时大明最精锐的关宁铁骑每个月的饷银也才不到二两吧!
看着逐渐明了的马祥麟,朱慈烺继续喃喃的说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京营的将士们,如果不经过高强度的训练,怎么能成为一支敢出战,战必胜的强军呢,手中如果没有一支强军,本宫与诸位有拿什么去平内乱,御外敌呢?”
听完了朱慈烺的阐述之后,马祥麟不禁对眼前这位年仅七岁的皇太子,更加高看一眼,并信服的说道:“太子殿下英明!”仔细的斟酌了一会,马祥麟对朱慈烺建议道:
“太子殿下,末将还有一事,不知当不当讲?”
“请讲!”
“太子殿下,不知您对排兵布阵等兵事可精通?所谓,兵无常态,水无常形!京师三大营的将士们经过太子殿下您的整顿之后,较之以前,战力定然会提升很多!可直到目前,末将并没有看到京师三大营的将士们,进行战场对敌的阵型演练,因此......”
说到这里,马祥麟就没有继续说下去,可是朱慈烺却明白了马祥麟话语中的意思。
的确,在古代,两军面对面交战的时候,交战双方的士兵数量,少的时候也都有上万人,多的时候甚至能达到十几万大军交叉在一起厮杀。如果对战阵之法不了解的话,即便己方将士精锐,也无法轻易的取得胜利。
想通一切之后,朱慈烺将训练之事交给了马祥麟,而他自己则是匆匆的离开了京营,回到了皇宫之中。
经过马祥麟的提醒之后,朱慈烺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作为一军主帅,如果连最基础的军阵阵型都不会,那么距离败亡也就不远了。
朱慈烺将明朝末年善于统兵的将帅之才,统统在脑袋里过一遍,诸如,天雄军的卢象升,三边总督洪承畴,以及今年八月份即将被崇祯皇帝启用的孙传庭都是将帅之才,甚至远在四川的秦良玉。可是这些人崇祯都不会给自己用啊?想到这里,朱慈烺不禁头痛起来!
回到钟粹宫之后,朱慈烺立刻让大太监黄喜,将大明所有的武将以及统帅的资料统统给他找来,他要从中找到可用之人。
足足半个时辰之后,十几本记载着大明将领的书籍资料便摆在了朱慈烺的案几上,而朱慈烺则是一头扎进书中。
“哈哈!终于找到了!我咋把这位给忘了呢?”
一个时辰之后,钟粹宫的书房之中,朱慈烺兴奋的大叫一声,然后就朝着崇祯皇帝此时处理政务的乾清宫跑去。
朱慈烺找到的不是别人,正是天启皇帝的帝师,明末着名的军事家,曾经督师辽东八年之久的孙承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