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听书客:茶馆志怪 > 第74章 无忧洞(上)

第74章 无忧洞(上)(1 / 2)

说书人今日并未取出任何物件,只是将双手虚拢,置于膝上,眼神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带着几分缥缈的意味。

“神魔之扰,终是外物;人心之欲,方是根本。”他开口,声音不似往日沉郁,反倒带着一丝山间云雾般的空灵,“有时,那最为致命的诱惑,并非来自妖邪的胁迫,而是源于内心深处对‘无忧’二字的渴望。譬如,一座山,一个洞,一场……醒不过来的美梦。”

他微微侧首,仿佛在倾听远山传来的、若有若无的风声。

“今夜起,老朽与诸位分说这三回故事,不涉神魔,不谈报应,只说那藏在苍山深处,引人沉沦的‘无忧洞’。”

“无忧洞”三字,他吐得极轻,却像三颗石子投入静湖,在众人心底漾开圈圈涟漪。

“话说宣德年间,湖广之地,有一处偏僻山村,因坐落于青峦叠嶂之中,故名‘叠嶂村’。村中民风淳朴,多以狩猎、采药、耕种几亩薄田为生。日子清贫,却也安宁。”

“村中有一后生,姓李,名青山。父母早亡,独自一人守着祖传的几亩山田,一身力气,性情憨直。虽已过弱冠之年,却因家贫,尚未娶亲。每日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山林鸟兽为伴,倒也不觉孤寂,只是偶见村中人家炊烟袅袅,孩童嬉戏,眼中难免流露出一丝羡慕。”

说书人语调平缓,勾勒出一幅山居田园的恬淡画卷。

“这一日,李青山为追一只受伤的麂子,深入了村人平日罕至的老林峡。此处古木参天,藤萝密布,雾气终年不散,连最老练的猎户也轻易不敢深入。李青山仗着年轻胆壮,又心系那到手的猎物,一路追寻,不觉越走越深。”

“眼看日头西斜,林间光线愈发昏暗,那麂子却失了踪迹。李青山心中焦急,四下张望,忽见前方一处生满青苔的陡峭山壁下,藤蔓掩映之处,似乎……有一个黑黢黢的洞口!”

“他心中诧异,在此打猎多年,从未听说这老林峡中有如此大的山洞。好奇心起,便拨开层层藤蔓,凑近观看。那洞口约莫一人来高,里面幽深不知几许,一股带着土腥味、却又隐隐夹杂着异样甜香的凉风,自洞内徐徐吹出,令人精神一振。”

“李青山犹豫片刻,想着或许那麂子钻入了洞中,又或是洞内别有天地,藏着灵芝仙草也未可知。他壮着胆子,取下腰间柴刀,紧了紧身上衣衫,深吸一口气,便弯腰钻入了那漆黑的洞口。”

说书人语速放缓,声音带着一种引人入胜的神秘感:

“初入洞时,一片漆黑,唯有脚步声在空旷的洞壁间回响。他摸索着前行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前方竟隐隐透出光亮!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眼前景象,让这自幼生长于山野的李青山,惊得呆立当场,恍如梦中!”

“但见洞内并非想象中怪石嶙峋的幽暗世界,而是一片开阔的谷地!天空虽仍是岩顶,却不知为何,散发着如同外界白昼般柔和明亮的光辉,不见日月,却纤毫毕现。脚下是松软的泥土,四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许多他叫不出名字的奇异花卉竞相绽放,散发出那诱人的甜香。远处有溪流潺潺,水声清越,几座竹篱茅舍点缀在桃林之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这……这莫非是书中说的世外桃源?”李青山喃喃自语,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正当他愣神之际,茅舍中走出几人,皆是布衣草履,面容却红润光泽,带着一种外界之人少有的安详与满足。他们见到李青山这陌生来客,非但不惊,反而面露和善笑容,纷纷围拢过来。”

“一位须发皆白、手持藤杖的老者上前,笑眯眯问道:‘后生从何处来?能入此无忧之境,便是有缘人。’”

“李青山忙躬身行礼,将自己追猎误入之事说了。老者抚须笑道:‘原来如此。此乃无忧洞天,隔绝尘世纷扰。既来之,则安之,不妨在此盘桓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