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的身体晃了晃,几乎要摔倒——他没想到九鼎残件竟会显露出“纣”字,这不仅坐实了巴清的殷商王族身份,更将她与商纣王扯上关联。在始皇心中,商纣王是暴虐亡国的象征,若巴清是纣王后裔,那便是大秦的死敌,可鼎耳的共鸣又证明她能掌控九鼎,这种矛盾足以让始皇陷入更深的猜忌。
就在众人震惊之际,鼎耳另一侧的裂纹中,汞液再次流动。这一次,液体凝成的是“嗣”字——“纣”与“嗣”并列,组成了“纣嗣”二字!
“纣嗣……是商纣王的子嗣后裔!”白发博士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哭腔,“此乃亡国之兆啊陛下!殷商纣王后裔现世,恐要颠覆大秦!”
楚系官员纷纷跪倒附和:“请陛下诛杀巴清,以绝后患!”廷尉府官员也跟着叩首,殿内响起一片“诛杀妖女”的呼声。
巴清却异常平静,她抬手抚摸鼎耳上的“纣嗣”篆文,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这不是威胁,而是血脉的召唤,是九鼎对真正主人的认可。“陛下,‘纣嗣’二字并非亡国之兆。”她转身面对始皇,玄色囚袍在红光中泛着微光,“商纣王虽暴虐亡国,但其血脉中仍藏着九鼎秘术。臣女若真是纣嗣,便更能解开九鼎的秘密,助陛下稳固龙脉,实现长生。”
始皇盯着鼎耳上的篆文,指尖敲击扶手的频率越来越快。他既恐惧巴清的纣王后裔身份,又无法放弃掌控九鼎的诱惑——骊山陵墓的水银江河还需九鼎之力加持,长生计划更是离不开殷商秘术。这种偏执的矛盾,让他迟迟无法下令。
“陛下,万万不可!”李斯终于稳住心神,爬起来捡起朝笏,“商纣王是天下共弃的暴君,其血脉岂能留世?巴清若真是纣嗣,必藏复辟之心!今日鼎耳显篆,正是上天警示陛下诛杀妖女!”
“上天警示?”巴清冷笑,目光扫过鼎耳,“若真是警示,鼎耳为何只认臣女的血?为何显‘纣嗣’而非‘亡秦’?相国不过是怕臣女坐实身份,断了你独掌朝政的念想!”
她抬手,臂上巫纹红光一闪,鼎耳的嗡鸣声突然变调。裂纹中的汞液再次流动,“纣嗣”二字周围,竟又浮现出细小的云雷纹,与巴清巫纹中的纹路完全重合。“陛下请看,臣女的巫纹与鼎耳铭文同源,这是血脉与鼎器的羁绊,绝非巫术可伪造。”巴清的声音掷地有声,“若陛下杀了臣女,便再也无人能掌控九鼎,骊山陵墓的水银阵无法完成,长生计划也将化为泡影。这个后果,陛下是否承担得起?”
始皇的脸色越发阴沉,他看向李斯,又看向鼎耳上的篆文,最终重重坐下:“巴清所言有理。九鼎认主,非人力可违。暂且将鼎耳移入密室,由巴清负责研究,若有异动,即刻禀报。”他顿了顿,目光凌厉地扫过李斯,“李斯举荐假后裔,欺君罔上,罚俸一年,闭门思过!”
李斯如遭雷击,瘫倒在地:“陛下!臣冤枉!”却被禁军架了出去,殿内的附和声也瞬间消失。百官看着高台上的巴清,眼神中多了几分敬畏——这个身负纣嗣身份的寡妇,不仅没死,反而获得了研究九鼎的权力,未来恐怕会成为咸阳宫最不可忽视的力量。
【四:密室残音,危机暗伏】
鼎耳被移入咸阳宫密室时,暮色已浓。密室四壁由玄铁铸就,刻满秦篆“镇”字,中央的汉白玉基座上,鼎耳的红光渐渐黯淡,唯有“纣嗣”二字仍泛着银白微光。巴清独自留在密室内,指尖划过鼎耳的裂纹,能清晰地感觉到其中蕴含的磅礴力量——这不仅是青铜鼎器,更是承载殷商千年传承的信物。
“你终于来了。”一个低沉的声音突然在密室内响起。巴清猛地转身,只见密室角落的阴影中,走出一名身着墨色布衣的男子,脸上戴着青铜面具,面具上刻着玄鸟纹,与鼎耳的纹路同源。
“你是谁?”巴清抬手按住左臂巫纹,红光一闪,袖中的汞毒瓷瓶已握在手中。她能感觉到,男子身上没有恶意,却带着与九鼎相似的气息。
男子摘显狰狞。“墨家巨子,墨玄。”他递过一卷兽皮拓片,“这是墨家世代守护的九鼎全图,昨日怀清台的异象,让我确认你就是《殷商巫录》中记载的‘鼎主’。”
巴清接过拓片,兽皮上的九鼎全图与她血脉中感应到的轮廓完全重合。图中每座鼎的位置都标注着甲骨文,其中“镇国鼎”的位置,恰好与咸阳宫密室的方位一致。“墨家为何帮我?”她不解——墨家虽曾与她合作,却始终保持距离,今日主动现身,必定有更深的缘由。
“墨家守护的不是你,是天下。”墨玄的目光落在鼎耳上的“纣嗣”二字,“商纣王虽亡国,但其血脉中藏着‘鼎合’的密钥。只有你能集齐九鼎,阻止一场更大的灾难——李斯暗中勾结匈奴,想要用九鼎残件的力量破坏长城龙脉,若让他得逞,大秦必乱,天下百姓将陷入战火。”
巴清心中一沉——她只知李斯想除掉自己,却不知他竟勾结匈奴。这背后的阴谋,远比她想象的更复杂。“你如何知晓这些?”
“墨家在匈奴有眼线。”墨玄从怀中掏出一枚青铜符,“这是墨家机关城的令牌,若你需要支援,可持此符前往城外三十里的墨家据点。记住,九鼎不仅是权力的象征,更是守护天下的屏障,切勿被血脉的仇恨蒙蔽。”
墨玄离去后,密室内恢复了寂静。巴清握着青铜符,看着鼎耳上的“纣嗣”二字,心中百感交集。她既是商纣王的后裔,背负着亡国的仇恨,又是大秦的“怀清君”,肩负着守护九鼎的使命。这种矛盾的身份,让她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就在这时,密室门外传来轻微的响动。巴清迅速将青铜符藏入袖中,转身看向门口。只见禁军统领端着一碗汤药,神色恭敬:“巴清大人,陛下特赐安神汤,助您研究鼎耳。”
巴清盯着汤药,鼻尖萦绕着熟悉的刺鼻气味——与昨日李斯送来的毒药不同,这碗汤药中,竟掺有能增强血脉力量的朱砂。她心中一动,接过汤药一饮而尽。暖流顺着喉咙滑下,与左臂巫纹产生共鸣,鼎耳的红光再次亮起,“纣嗣”二字变得更加清晰。
禁军统领离去后,巴清走到鼎耳旁。她集中意念,巫纹红光暴涨,鼎耳的裂纹中,竟渗出更多的汞液。这些汞液顺着纹路流动,在基座上汇成一道细小的铭文——“鼎合则天下安,鼎分则天下乱”。
巴清心中了然——这是九鼎给她的警示,也是使命。她必须尽快集齐九鼎残件,阻止李斯的阴谋,否则不仅大秦会陷入危机,天下百姓也将遭殃。
然而,她没有注意到,密室门外,李斯的亲信正透过门缝,死死盯着鼎耳的红光。亲信转身离去,将所见所闻禀报给李斯时,李斯正坐在书房中,手中把玩着一枚匈奴狼头符——他嘴角勾起阴狠的笑意:“纣嗣又如何?只要能借匈奴之手毁掉九鼎,再嫁祸给巴清,陛下终究会杀了她。”
夜色渐深,咸阳宫的灯火渐渐熄灭,唯有密室中的鼎耳仍泛着微光。巴清抚摸着鼎耳,能感觉到散落在各地的九鼎残件正在向她发出召唤。她知道,一场围绕九鼎的争夺,即将拉开序幕。而她,既是这场争夺的核心,也是唯一能阻止灾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