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督运起程,疑云初现】
三日后,巴蜀丹砂矿的矿洞口,赵离带着相府侍卫早早等候,身后的汞罐车已空了大半,只等着装那五百斤汞——三百斤常规汞,两百斤“凑出来”的特殊汞。
巴清亲自陪着赵离去库房装罐,十罐特殊的丹砂罐被摆在最前面,罐身的玄鸟纹在阳光下格外显眼。赵离拿起一罐,掂量了一下,又打开罐盖闻了闻,里面的汞液泛着银白的光,纯度看起来极高。
“巴夫人,这两百斤汞的纯度倒是不错,就是不知道够不够徐福大师炼制长生丹。”赵离放下丹砂罐,语气带着怀疑,“上次矿脉异动,这次怎么突然又能凑出两百斤?不会是夫人故意藏着吧?”
巴清笑了笑,指着库房角落的一堆矿土:“赵大人有所不知,这两百斤汞是从附近的废弃矿脉里挖出来的,虽然量少,但纯度高。只是那矿脉里的汞气太重,挖出来的工匠都中了毒,现在还躺着呢——若大人不信,可去看看。”
赵离连忙摆手:“不必了,不必了。既然纯度够,那我们就赶紧装车,也好早点回咸阳复命。”
蒙烈这时带着赤霄军过来,开始往汞罐车上装罐。装到那十罐特殊丹砂罐时,一名赤霄军“不小心”打翻了一罐,汞液洒在地上,泛着银白的光。赤霄军连忙跪下请罪:“大人恕罪,小人手滑,不小心打翻了。”
赵离皱着眉头,刚想发火,巴清连忙说道:“无妨,不过是一罐汞罢了,我再让人换一罐就是。”她示意蒙烈再拿一罐特殊丹砂罐过来,递给赵离,“赵大人你看,这罐的纯度和之前的一样,没有问题。”
赵离接过丹砂罐,仔细检查了罐身和罐内的汞液,没发现任何异常,便不再追究:“好了,赶紧装车,别耽误了时辰。”
装完车后,赵离带着相府侍卫,推着汞罐车启程。巴清站在矿洞口,看着车队渐渐远去,从怀中取出一枚青铜符,递给身旁的墨者暗探:“你拿着这枚符,悄悄跟着车队,若看到他们在咸阳卸货,就立刻用符点燃信号,通知怀清台的墨者,让他们在咸阳散布消息,就说李斯的相府侍卫私藏了匈奴盟书。”
墨者暗探接过青铜符,躬身领命:“主母放心,属下定不辱命。”说罢,他转身消失在山林中。
陈妪走到巴清身边,看着车队消失的方向,担忧地说道:“主母,若是赵离在半路检查罐底,发现了盟书,怎么办?”
“他不会检查的。”巴清摇头,“李斯催得紧,他只想尽快把汞运回咸阳,交差了事。况且,罐底的丹砂粉封得那么好,除非他把罐底敲开,否则根本发现不了。”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就算他发现了,也没关系——盟书上的‘斯’字用了显影汞,他若私自打开,遇热显影,只会以为是李斯真的与匈奴勾结,不敢声张,只会偷偷告诉李斯,到时候李斯只会更乱。”
陈妪这才放下心来:“还是主母考虑周全。只是始皇那边,会不会真的相信这盟书?毕竟没有确凿的证据。”
“始皇不需要确凿的证据,他只需要一个怀疑的理由。”巴清望向咸阳的方向,“李斯最近权势太大,始皇早就对他有所忌惮。这盟书,就是给始皇一个削权的理由——哪怕只是暂时的,也能为我们争取时间。”
两人正说着,矿洞方向突然传来一阵“轰隆”声,巴清知道,是蒙烈按计划引爆了矿道里的炸药,制造矿脉塌方的假象,彻底断绝李斯再要汞的念头。她转身往怀清台走去,脚步坚定:“走,我们回怀清台,等着咸阳的消息。”
【四:咸阳惊变,盟书显影】
咸阳宫的炼丹房外,徐福正站在台阶上,看着赵离的车队运来汞罐,脸上满是急切。炼丹房内的长生丹已快炼完,就差最后一步,需要大量高纯度的汞,若是耽误了,之前的功夫就全白费了。
“赵离,汞呢?怎么只有这么点?”徐福看着车上的汞罐,脸色一沉,“李斯大人不是说让你运一千二百斤吗?这才五百斤,怎么够?”
赵离连忙解释:“徐大师,不是属下不尽力,是巴蜀的矿脉异动,汞气泄漏,巴清说只能凑出五百斤,还说要等下次才能多运些。”
徐福冷哼一声:“又是巴清!上次断供,这次又少运,她分明是故意的!”他转身走进炼丹房,片刻后又出来,手里拿着一枚青铜令牌,“你把这些汞先卸下来,送到炼丹房,然后拿着这枚令牌,去相府找李斯大人,让他再想办法,三日内必须再运来七百斤汞,否则长生丹就炼不成了!”
赵离接过令牌,连忙点头,指挥相府侍卫卸汞罐。侍卫们将汞罐一个个搬下来,送到炼丹房门口,其中一名侍卫搬着一罐特殊的丹砂罐时,不小心撞到了门框,罐底的丹砂粉掉了一小块,露出了里面的薄青铜片。
“这罐怎么回事?”侍卫皱着眉头,弯腰查看罐底,发现薄青铜片是活动的,便伸手想掀开。就在这时,炼丹房内传来一阵热气,罐内的汞液受热,罐底夹层里的盟书突然泛出金光——“斯”字在金光中格外醒目。
侍卫吓了一跳,连忙把罐底盖好,偷偷将这罐丹砂罐搬到一旁,等卸完其他汞罐,他拿着这罐丹砂罐,匆匆去了相府,找李斯禀报。
李斯正在相府书房里看奏折,听到侍卫的禀报,脸色骤变,连忙让侍卫把丹砂罐拿来。他小心翼翼地掀开罐底的薄青铜片,取出里面的盟书,展开一看,上面的匈奴文和秦篆“盟约”,还有末尾的狼头印和“斯”字,让他浑身冰凉。
“这……这是假的!是巴清伪造的!”李斯气得浑身发抖,将盟书扔在案上,“巴清这个贱人,竟敢用这种手段诬陷我!她以为这样就能扳倒我吗?”
就在这时,相府的管家匆匆进来,脸色发白:“大人,不好了!外面都在传,说大人私藏匈奴盟书,与匈奴勾结,想在陛下东巡时突袭咸阳!还有人说,看到侍卫从炼丹房的汞罐里拿出了盟书!”
李斯瞳孔骤缩,他知道,这是巴清的计谋——先把盟书藏在罐底,再让人散布消息,让始皇知道。他连忙拿起盟书,想把它烧掉,可刚点燃火,盟书上的“斯”字就泛出金光,火根本烧不着,反而把他的手指烫了一下。
“这是九鼎的气息!”李斯看着泛金光的“斯”字,瞬间明白过来,“巴清用了九鼎残片的碎末,让这盟书烧不掉!她是想让我把这‘证据’亲自送到始皇面前!”
就在这时,咸阳宫的内侍突然来到相府,传始皇口谕:“陛下召李斯大人即刻入宫,商议炼丹房汞罐之事。”
李斯知道,躲不过去了。他将盟书收好,整理了一下官服,跟着内侍去了咸阳宫。咸阳宫的大殿上,始皇正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身前的案上放着另一罐特殊的丹砂罐——是徐福发现不对劲,让人送来的。
“李斯,你可知罪?”始皇的声音冰冷,指着案上的丹砂罐,“炼丹房的侍卫说,从你的汞罐里发现了匈奴盟书,你还有什么话说?”
李斯连忙跪倒在地,双手奉上盟书:“陛下,这是巴清伪造的!是她故意把盟书藏在罐底,想诬陷老臣!老臣对大秦忠心耿耿,怎会与匈奴勾结?”
始皇拿起盟书,展开一看,看到泛金光的“斯”字时,眼神一凛:“这金光是怎么回事?巴清怎么会有九鼎的气息?”
李斯连忙说道:“陛下,巴清有殷商血脉,能与九鼎沟通,这肯定是她用九鼎残片的碎末做的手脚!她想借九鼎的气息,让陛下相信这盟书是真的,从而扳倒老臣,掌控丹砂产业!”
始皇沉默片刻,看着盟书上的“盟约”内容,又想起最近流传的李斯与匈奴勾结的传闻,眼神变得复杂:“李斯,你暂且回家待罪,等朕查明真相,再做处置。”
李斯还想辩解,却被始皇的眼神制止,只能不甘地跪倒谢恩,退出大殿。
怀清台的了望台上,巴清收到了墨者暗探的信号,知道盟书已被始皇看到,李斯被勒令回家待罪。她望着咸阳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李斯,这只是开始。接下来,该轮到徐福了。”
陈妪走到巴清身边,看着远处的夕阳,说道:“主母,李斯虽然暂时失势,但他的党羽还在,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巴清点头,从怀中取出赤霄剑,剑身的玄鸟纹在夕阳下泛着红光:“我知道。蒙烈已带着赤霄军去了东海,盯着徐福的东渡船队。只要找到徐福与李斯勾结的证据,就能彻底扳倒他们——这场博弈,我们必须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