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五日的北京城,已然被初冬的寒意紧紧包裹。铅灰色的云层压得很低,吝啬地筛下些微弱的、几乎没有热度的天光。空气干燥而凛冽,吸进肺里带着点刮擦感。胡同里那几棵老槐树早已落尽了叶子,光秃秃的枝桠沉默地刺向天空,像老人枯瘦的手掌,无声地承接着偶尔飘落的零星雪沫子。
赵大妈裹紧了身上那件穿了快十年的藏蓝色旧棉袄,领口磨得有些发亮。她拎着个沉甸甸的竹筐,脚步略显蹒跚地走向自家院子深处那个半埋在地下的菜窖。菜窖的木盖子上,积了薄薄一层昨晚落下的、尚未融化的雪粒子,像撒了一层粗盐。推开盖板,一股熟悉的、混合着泥土、蔬菜清甜和岁月尘封气息的阴凉扑面而来,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不太寻常的酸腐味儿。
“哎哟!”赵大妈刚顺着土台阶往下走了两步,脚下一滑,差点没站稳,幸好扶住了旁边冰冷的砖墙。一股更浓烈的、令人作呕的腐烂气味猛地窜进鼻腔,呛得她忍不住咳嗽起来。她摸索着拽了一下挂在窖口的旧灯绳,昏黄的灯泡亮起,光线勉强驱散了窖底的浓稠黑暗。
眼前的景象让她瞬间倒抽了一口凉气,心口像被一只冰冷的手攥住了。
整个菜窖,原本码放得整整齐齐、如同小山般壮观的一垛垛冬储大白菜,此刻竟像是遭遇了一场无形的瘟疫。外层看起来还勉强完好,只是蔫蔫地耷拉着叶子。但越往里看,越是触目惊心。靠近窖心位置的那一大片白菜,尤其是那些个头最大、最饱满的白菜心,竟已腐烂得不成样子!
那腐烂并非寻常的霉变或软塌。每一棵白菜的芯部,都诡异地塌陷、溶解,形成一个个碗口大小的深坑。坑壁是令人心悸的、粘稠的墨绿色腐液,正缓慢地、如同活物般向下滴淌。更骇人的是,这些腐液在坑底凝固堆积,竟形成了一座座微缩的、扭曲的祭坛状结构!那祭坛有着清晰的台阶、模糊的基座轮廓,甚至隐约能看到狰狞盘绕的蛇形纹路,在昏黄的灯光下泛着湿漉漉、油腻腻的幽光。一股股带着硫磺味的、极淡的白烟,正从这些“祭坛”顶端袅袅升起,弥漫在阴冷的空气中,让整个菜窖显得鬼气森森。
赵大妈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头皮阵阵发麻。这绝不是普通的烂菜!她哆嗦着手,想去碰碰最近一棵还没烂透的白菜叶子,指尖离那墨绿色的腐液还有半尺远,一股强烈的、带着恶意的晕眩感就猛地袭来,眼前仿佛有无数扭曲的鬼影在狞笑、在舞蹈!她“啊”地一声惊叫,猛地缩回手,后背重重撞在土壁上,粗重的喘息在死寂的菜窖里格外清晰。
“天爷啊…这是造了什么孽…”赵大妈喃喃自语,浑浊的老眼里充满了恐惧和无助。这满窖的白菜,是胡同里好几户人家过冬的口粮指望啊!她踉跄着爬出菜窖,冰冷的空气也没能驱散心头的寒意。她得去叫人,得去找胡同里见多识广的老街坊们商量!
---
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这条不算宽敞的胡同。恐慌如同冰冷的潮水,在几户相依为命的邻居间蔓延开来。菜窖口的空地上,很快聚拢了几张同样写满焦虑和惊疑的脸。
“赵大姐,真…真有你说的那么邪乎?”说话的是隔壁院子的孙大爷,手里还拄着拐棍,声音有些发颤。
“千真万确!那烂得…根本不是菜该烂的样儿!跟…跟坟包似的,还冒烟!”赵大妈拍着大腿,声音带着哭腔。
“会不会是耗子药撒多了?或者地气返潮?”另一户的年轻媳妇小娟抱着孩子,脸色煞白地猜测。
“不像,绝对不像!”赵大妈用力摇头,指着自己的心口,“那味儿,那感觉…邪性!碰一下都心慌!老王!老王呢?老王见多识广,快叫他来看看!”
正说着,一个高大魁梧的身影拨开人群挤了进来。正是王铁柱。他刚从城郊一处工地上回来,穿着沾满灰泥和机油的工作服,脸上还带着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沉稳。他刚从赵大妈的描述里听了个大概,眉头已经拧成了疙瘩。
“铁柱啊,你可算回来了!”赵大妈像是见到了主心骨,一把抓住王铁柱结实的小臂,冰凉的手指因为激动而用力,“你快下去瞧瞧!咱胡同过冬的命根子,全在
王铁柱没多话,只是沉稳地点点头。“赵姨,别慌。我下去看看。”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他走到窖口,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弯腰,毫不犹豫地顺着台阶再次踏入那弥漫着不祥气息的阴冷空间。
窖底的景象比赵大妈描述的更加诡异和压抑。那股腐烂混合着硫磺的气味更浓了,直冲脑门。王铁柱没有像赵大妈那样害怕地退避,他蹲下身,靠近其中一座由腐液凝固成的微型“祭坛”。他没有贸然触碰,而是从油腻的工作服口袋里掏出一个扁平的铝制旧饭盒——那是他妻子生前给他做的最后一份午饭的饭盒。他小心翼翼地用饭盒的边缘,极其轻微地刮取了祭坛边缘一点粘稠的墨绿色腐液样本。
就在他刮取样本的瞬间,异变陡生!
那点腐液接触到冰冷的铝质饭盒边缘,竟像活物般猛地一缩,紧接着爆发出极其微弱、却异常刺眼的幽绿色光芒!光芒一闪即逝,但王铁柱看得清清楚楚,那光芒的形状,赫然像极了他在三峡泄洪闸上见过的巨大轴承的轮廓!一股极其微弱、却无比熟悉的能量波动顺着铝盒传递到他的指尖,那是他日夜与机械打交道形成的、近乎本能的感知——金属摩擦、高温运转、巨大力量被约束释放时的独特震颤感!
“轴承…高温…”王铁柱盯着饭盒边缘那点迅速黯淡下去的腐液痕迹,浓眉下的双眼精光暴射。一个模糊却惊人的念头在他脑海中电光火石般闪过。他猛地站起身,顾不上窖底的污秽和异味,大步走到窖壁旁堆放工具的地方,那里有一把他常用的、沉甸甸的管钳。他毫不犹豫地抄起管钳,对着旁边一个支撑窖顶的粗大铸铁管道接口,用尽全身力气,“哐当”一声猛砸下去!
巨大的金属撞击声在狭小的空间里震耳欲聋!火星四溅!
就在这巨响爆开的刹那,整个菜窖仿佛都震动了一下!那些原本在缓慢“燃烧”、冒着白烟的腐烂祭坛核心,幽绿色的光芒猛地一窒,随即剧烈地闪烁、扭曲起来!像是受到了某种强烈的干扰和压制!祭坛上那些盘绕的蛇形纹路,颜色也瞬间黯淡了几分!
“有用!”王铁柱心头一震!这腐液里蕴含的诡异能量,果然对高温、对剧烈金属震荡有反应!这感觉…这感觉就像是他用三峡泄洪闸那烧得通红的巨大轴承,去融化哈尔滨管道里那些蛇形冰刺时一样!
---
就在王铁柱在窖底弄出惊天动地的响声时,菜窖口的光线忽然被一个挺拔的身影挡住。
李玄策到了。
他没有穿那身标志性的、笔挺肃穆的深色制服,而是换上了一件半旧的藏青色棉布夹克,领口微微敞着,露出里面同样洗得有些发白的灰色毛衣。裤脚甚至还沾着点从胡同口走来的泥雪。他就那么静静地站在窖口,像是一个偶然路过的、关心街坊邻里的普通中年男人,只是那双深邃的眼睛,如同古井寒潭,锐利得仿佛能穿透窖口的黑暗,直抵深处那令人心悸的腐烂核心。他身后跟着方清墨,提着一个看起来异常沉重的银色金属手提箱。
李玄策的目光先在窖口聚集的、惊魂未定的街坊邻居们脸上扫过,那眼神里没有审视,只有沉静的安抚,像一块投入惊涛中的礁石,瞬间让众人狂跳的心稍稍安定了一些。然后,他的视线才落向窖内,微微颔首。
方清墨立刻会意,动作麻利地打开手提箱,里面是精密的取样工具、密封瓶和便携式分析仪器。她戴上特制手套,神情专注而冷静,像一位准备进行精密手术的医生,顺着台阶沉稳地走下菜窖。她对窖内那令人作呕的景象和气味恍若未闻,径直走向那些仍在散发着不祥气息的腐烂祭坛。
李玄策也跟着走了下来。他脚步很轻,却带着一种无形的重量。他没有去看那些令人不适的腐烂景象,目光反而落在窖壁潮湿的砖缝上,落在角落里散落的几片枯叶上,最终,定格在方清墨刚刚刮取下来、放入便携仪器分析槽的腐液样本上。
方清墨的手指在仪器按键上快速操作着,屏幕上的数据流瀑布般刷过。片刻,她抬起头,声音清冷而肯定:“李部,腐液成分复杂,含有异常生物降解酶和未知能量残留…但最显着的特征性物质是——高浓度的钡盐化合物。光谱特征…与奥运开幕式‘大脚印’烟花(403章)使用的焰火药剂残留高度吻合。”
“钡盐…烟花…”李玄策低声重复着,这两个词在他唇齿间碰撞出冰冷的火花。他缓缓抬起头,视线仿佛穿透了窖顶厚重的土层,穿透了北京初冬阴霾的天空,回到了那个举国沸腾的夏夜——鸟巢上空,那象征着华夏足迹的巨大焰火脚印,是如何燃烧、绽放,又如何化作点点星尘,无声地飘落在这座古老都城的每一个角落,包括这幽深的地窖。
一丝极其细微的、了然的锐芒在他眼底深处一闪而逝。那不仅仅是污染物,更是被扭曲、被利用的庆典余烬,是荣耀被诅咒玷污的痕迹。他看向那些扭曲的祭坛,眼神如同淬火的寒冰。
“源头…在荣耀里埋下了诅咒的种子。”他声音低沉,带着一种洞悉真相后的冷冽。
---
“那…那现在可咋办啊?”窖口传来赵大妈带着哭腔的声音,她实在忍不住了,探头向下喊,“这菜…这菜窖还能要吗?我们这冬天可咋过啊?”
李玄策闻声,脸上那层冷冽瞬间化开,他转过身,仰头看向窖口那张布满岁月沟壑、写满焦虑和期盼的脸庞,语气温和而沉稳:“赵大姐,别急。”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窖口那一张张忧心忡忡的面孔,最终落回赵大妈身上,“破这‘邪祟’,还得靠您的老手艺。”
“我?”赵大妈愣住了,指着自己,一脸茫然,“我能有啥手艺?就会腌个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