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423章 海峡雨针(11月4日)

第423章 海峡雨针(11月4日)(1 / 2)

>2008年11月4日,金厦海底光缆被咒力腐蚀。

>电缆断面爬满青铜锈迹,如历史伤口。

>周卫国率退伍潜水队,用渔船声呐驱咒,调制《鼓浪屿之波》。

>老陈注入神七返回舱熔炼铝锭,铝水如液态月光流淌。

>金门菜农林伯将破咒菜叶撒向大海,白海豚跃出浪花。

>当声呐唱到“鼓浪屿四周海茫茫”,青铜锈应声剥落。

>光缆恢复瞬间,林伯接到女儿从厦门打来的电话。

>周卫国望着对岸灯火,哼起未完的歌谣。

---

铅灰色的云层沉沉压在海峡之上,仿佛一张饱含泪水的旧棉絮。风是湿冷的刀子,刮过金门岛北侧偏僻的滩头。老菜农林伯裹紧洗得发白的旧夹克,缩着脖子蹲在自家小菜圃的田埂上,粗糙的手指拂过一垄垄青翠油亮的白菜。海风送来咸腥,也送来一阵阵莫名的心悸。

“邪性,”他对着脚边一只探头探脑的老黄狗咕哝,“这浪头,闷声不响的,像底下憋着股邪火。”往常规律的海浪声变得沉闷滞涩,浪花边缘竟泛着一种不祥的、黏稠的青铜色幽光,如同古老器皿上剥落的铜绿渗入了海水。他直起酸痛的腰,浑浊的目光投向那片墨绿色的海面,那里正停泊着几艘显得格外渺小的维修船。女儿阿玲就在海峡那边的厦门,在电话公司做事。今早,那根连接两岸声音的海底光缆,无声无息地断了。断得毫无征兆,断得人心惶惶。

---

维修船“闽渔修复号”的甲板在翻涌的浪里颠簸起伏。冰冷的海水混着细雨,劈头盖脸地砸下来。经验丰富的老维修工陈师傅,穿着厚重的橙色防水服,正和几个徒弟合力,将一截刚从百米深海底打捞上来的光缆小心地拖上甲板。沉重的缆绳湿漉漉的,缠绕着冰冷的海藻。

“慢点!慢点!手底下轻着!”陈师傅的声音在风雨和海浪的喧嚣中显得嘶哑。他的目光死死盯住那截被吊起的缆绳断面,眉头拧成了一个深刻的川字。缆绳的断裂处,绝非寻常机械损伤。那切口周围,竟像活物般无声地“生长”出一圈厚厚的、覆盖着诡异绿锈的青铜硬壳!锈迹斑斑,质地坚硬冰冷,带着一种来自远古墓穴的森然寒意,正以肉眼可见的缓慢速度,沿着缆绳的纤维层向两端侵蚀蔓延。雨水冲刷在锈迹上,发出“嗤嗤”的轻响,腾起一缕缕带着金属腥气的白烟。

一股难以言喻的寒气顺着脊椎骨爬上来,陈师傅粗糙的手指下意识地想去触碰那青铜锈壳的边缘。指尖还未真正触及,一股尖锐的刺痛感猛地扎入脑海,眼前瞬间闪过无数破碎扭曲的幻象——狰狞的鬼面、燃烧的符纸、幽深的海沟里沉船嶙峋的骨架……他猛地缩回手,指腹上已留下一点焦黑的灼痕,仿佛被无形的火焰燎过。

“师傅!”徒弟阿强惊叫一声,扶住他摇晃的身体。

陈师傅摆摆手,喘息着,脸色比铅云还要灰败几分。“不对头…这玩意儿,邪门透了!”他声音干涩,心口怦怦直跳。女儿阿玲在厦门那头工作的模样,清晰地浮现在眼前,那根维系着父女声音的线,此刻正被这诡异的青铜锈蚀啃噬着。忧虑像冰冷的海水,瞬间淹没了肺腑。

---

“都稳住了!稳住船身!”一声洪亮的断喝压过了风雨。一个高大魁梧的身影如铁塔般钉在摇晃的甲板中央,正是周卫国。他一身利落的作训服被雨水打得透湿,紧紧贴在虬结的肌肉上,鬓角已染风霜,但眼神锐利如鹰,扫过海面时带着一种久经沙场的沉稳和不容置疑的威严。身后,是十几名同样精悍、目光坚毅的退伍潜水队员,他们动作迅捷,正将几台模样古怪、缠裹着防水布的声呐设备固定在船舷两侧。

“老周!”陈师傅踉跄着走过来,声音带着后怕的颤抖,把那只灼伤的手指伸到他面前,“那断口…那铜锈…邪性!碰一下都钻心的疼!”

周卫国一把攥住老陈的手腕,目光落在那焦黑的指印上,又转向甲板上那截缠绕着不祥青铜的断缆,瞳孔骤然收缩。他经历过太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诡谲,深知这绝非地质现象或寻常故障。他抬头,目光似乎穿透层层雨幕,望向海峡对岸那片朦胧的土地,那里有他魂牵梦萦的故土,有他少年时曾听过的《鼓浪屿之波》的旋律。那旋律,此刻竟在心头异常清晰地响了起来。

“知道了。”周卫国声音低沉,却蕴含着磐石般的定力。他松开老陈的手,大步走向船舷边的设备,果断下令:“一组,深水声呐启动,给我盯死那断口周围的海底能量场!二组,把‘渔歌子’阵列调出来,频率给我锁定…锁定那个调!”他报出一串复杂的频率参数,那是他记忆中《鼓浪屿之波》最核心的声波特征。他俯身,亲手调试着一台主控声呐发射器布满旋钮的面板,粗粝的手指此刻却异常灵活精准,眼神专注得如同在抚摸爱人的脸庞。调试到某个节点时,他喉头微动,低沉而略带沙哑的哼唱,竟无意识地、断断续续地从他唇间流泻出来:“鼓浪屿…四周海茫茫…”这不成调的哼唱,与设备的嗡鸣奇异地交织在一起,在风雨声中显得格外突兀又莫名地动人心魄。

“周头儿…这能行吗?”一个年轻的队员忍不住低声问,看着那不断蔓延的诡异青铜锈迹,眼中满是惊疑。

周卫国没有回头,手指稳定地调整着旋钮,哼唱声停了片刻,只沉声道:“老祖宗传下来的歌,破过海上的邪风恶浪。人心聚成的调子,比什么鬼咒都硬!”他的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信念,瞬间感染了周围的队员。大家不再言语,眼神重新变得锐利,专注地投入各自的操作中。

---

就在这时,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传来。两名队员小心翼翼地从船舱抬出一个用厚厚隔热材料包裹的长方形金属箱。箱盖打开,露出里面一块闪烁着柔和银光的金属锭,表面似乎还残留着某种高速摩擦留下的独特流线型纹路,在昏暗的天光下流淌着内敛而纯净的光泽——正是从神舟七号返回舱上熔炼提取的特殊航天铝锭。

陈师傅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悸动和指间的刺痛,眼神重新变得专注而执着。他走到熔炼炉旁,亲自启动了机器。低沉的轰鸣声响起,蓝色的火焰贪婪地舔舐着炉膛。当那块承载着九天归航记忆的铝锭被投入烈焰,瞬间,刺目的白光爆发出来,仿佛将一小片凝固的月光投入了熔炉。铝锭迅速融化,化作一泓炽热、纯净、流淌着星辰光辉的银白熔流,在特制的坩埚里缓缓旋转、荡漾,发出细微的“滋滋”声。那光芒,柔和而强大,竟将周围阴冷的海上雨雾都驱散了几分,在每个人脸上投下温暖而充满希望的光影。陈师傅凝视着这液态的“月光”,女儿阿玲在电话那头清脆的笑语仿佛又在耳边响起。他握紧了操控熔液流出口的扳手,指关节因用力而发白。

“老周,这边好了!”陈师傅的声音透过风雨传来,带着金属熔炼的热度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