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太后12(2 / 2)

后宫的另一处风暴中心——华妃年世兰,在太后接连几次毫不留情的申饬、甚至直接削减其用度、敲打其家族后,那嚣张跋扈的气焰确实收敛了许多。她不再动辄打骂宫人,也不再明目张胆地挑衅皇后。然而,刻在骨子里的狠毒与强烈的占有欲,却并未因此而消散,只是转入了更深的暗处。她依旧每日盛装,描画着精致的妆容,眼神却如同淬了毒的匕首,隐藏在恭顺的面具之下,冷冷地观察着宫中的一切,等待着或许永远不会再来的翻身之机。

皇帝对后宫越发淡薄,除了必要的场合,几乎不涉足东西六宫。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前朝政务,仿佛只有在那无穷无尽的奏章和权术平衡中,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太后小鱼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并未多言,只是悄然进行着另一项安排。

不久,养心殿便多了八位御前宫女。这八人,或眉眼神似,或气质接近,或笑靥如纯元皇后当年,竟个个都与皇帝心中的白月光有七八分相像!更妙的是,她们比当年以“类纯元”而得宠的甄嬛,还要像上几分。原来,太后早已暗中命人在各地寻访,专门挑选这些与纯元有相似之处的女子,接入宫中,并非简单地充入后宫,而是由她亲自进行了长达数月的“培训”。从纯元喜爱的诗词歌赋、音律舞蹈,到她的言行举止、神态语气,乃至一些不为人知的小习惯,都进行了精心的模仿与塑造。

这一日,太后亲自带着这八位精心打造的“纯元手办”来到养心殿。雍正见到这些女子,一时竟怔在当场,眼中流露出复杂难辨的神色。

小鱼挥了挥手,示意那八名女子先行退下。殿内只剩下母子二人,她看着儿子那副深受震撼、若有所思的模样,轻轻嗤笑一声,语气带着一种近乎残忍的直白与嘲讽:

“皇帝,真不知道你对纯元爱个什么劲。”

雍正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错愕与不解。

太后却不看他,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回到了许多年前:“有些事,额娘本不想说,但看你如今这般执迷,索性便告诉你。你那纯元,未出阁时,便曾试图勾引你先皇。呵,有额娘在,你皇阿玛能看得上她那般青涩做作之态?”

雍正脸色一白,嘴唇动了动,却没发出声音。

“眼见先皇这边不成,”太后语气平淡,却字字如刀,“她又转而去勾引当时的太子,也就是废太子胤礽。可惜,太子的侧妃李氏,容貌远在她之上,太子根本没把她放在眼里。她走投无路,哭求到额娘这里来。”太后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冷厉,“额娘见她尚有几分利用价值,便将原本为你福晋准备的、封妃时的吉服图样‘赏’给了她,又亲自‘教导’了她半年,如何投你所好,如何展现所谓‘纯善’……这才把你这个……地主家的傻儿子,勾引到手。谁知纯元从小服食息饥丸,最终一尸两命。”

“息饥丸?”雍正下意识地重复,声音干涩。

“没错。”太后肯定道,“她家族为了保持女子体态轻盈,有让女子从小服食息饥丸的传统。此物虽能减食抑肥,却阴寒入体,极损母元。她怀孕时本就胎像不稳,最终难产,一尸两命,根源大半在此。可笑你多年来,竟将她视为冰清玉洁、完美无瑕的幻梦!”

这一连串的真相,如同惊雷炸响在雍正耳边。他心目中那圣洁高贵、不染尘埃的纯元形象,瞬间布满了裂痕。勾引父皇、攀附废太子、刻意接近、服食药物……这些他从未想过会与纯元联系在一起的词汇,如同最锋利的针,将他精心维护了多年的梦境戳得千疮百孔。他感到一阵头晕目眩,几乎站立不稳。

“行了,”太后的语气恢复了一贯的冷静,甚至带着一丝倦怠,“既然你这么多年,还是只喜欢纯元那款的,额娘就替你找了这几个。家世清白,性子也‘温顺’,足够你慢慢追忆你的‘纯元’去了。”说罢,不再多看失魂落魄的儿子一眼,小鱼直接挥手,示意候在殿外的八名女子进来,然后便起身,扶着贴身嬷嬷的手,迤然离去。

雍正呆立在原地,脑海中一片混乱。纯元的真实面目、太后的冷酷揭露、眼前这八张酷似故人的脸庞……种种情绪交织,让他心乱如麻。他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疲惫地摆了摆手,带着那八名“纯元手办”,默然地回到了养心殿的内室。

很快,“皇上对熹妃甄嬛爱而不得,竟寻了八个替身以慰相思!”的流言,如同长了翅膀一般,飞速传遍了整个紫禁城的每一个角落。宫人们窃窃私语,妃嫔们神色各异,或鄙夷,或暗喜,或叹息。

景仁宫内,皇后宜修捻动着佛珠,嘴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冰冷的笑意。她深知,这流言何其荒谬,却又何其有效。它彻底将甄嬛钉死在了“替身”的耻辱柱上,也模糊了皇帝寻找新宠的真正原因。而这一切的幕后推手,她的皇额娘,正稳坐慈宁宫,用她那双翻云覆雨手,将这后宫的人心与命运,再次轻轻拨弄到了一个新的方向。风,依旧吹拂着宫苑深处的落叶,只是这深宫的故事,远未到落幕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