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杂役弟子居住的简陋通铺时,大部分人都已睡下,鼾声四起。空气中弥漫着汗味和疲惫的气息。陈平的铺位在最角落,紧挨着漏风的墙壁。
他躺下来,却毫无睡意。笔记中的内容在他脑海中不断回荡。他依照笔记中所说,尝试着放空心神,不再去刻意引导灵气,而是单纯地去“感受”。
开始是一片混沌,只有同屋众人的呼吸声和窗外的虫鸣。但渐渐地,他仿佛“听”到了更多——身下草席的干燥木气,墙壁传来的微弱土气,甚至空气中那稀薄得几乎不存在的水汽流动……
这种感觉玄而又玄,无法提升丝毫修为,却让他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和丰富。
第二天,天还未亮,陈平便已起身。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去药田,而是先来到屋后一处僻静的小山坡,面向东方即将升起的旭日,盘膝坐下。
他再次尝试笔记中的法门,呼吸变得绵长而富有节奏。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他仿佛感觉到一股极其微弱的暖意,混合着蓬勃的生机,融入他的感知中。这不是火灵气的灼热,而是更纯粹的“晨晖之息”,是光与生的结合。
虽然依旧无法大量吸纳,但这种奇妙的体验,让他坚信自己找到了一条正确的路。
接下来的日子,陈平的生活多了一项最重要的内容——研读那本无名笔记,并尝试其中的感悟法门。
他去药田劳作时,不再仅仅是完成任务。为青禾草浇水时,他会细心体会水流渗入泥土,滋养根茎时那细微的生命律动;除草时,他会感受杂草被拔除后,土壤中灵气分布的微妙变化。
他甚至开始尝试与那几株半死不活的药草“沟通”,当然,这听起来很傻。但他确实在更用心地观察它们每一片叶子的状态,调整移植来的苔藓位置,试图为它们创造一个更和谐的微小环境。
变化是缓慢的,几乎无法察觉。他的修为依旧停留在练气一层,进展微乎其微。但在一次杂役小聚中,一位负责照料低阶灵植的师兄偶然提起:“陈师弟,你照看的那片废药田,最近那几株凝血花,颜色好像鲜亮了一点点?是我的错觉吗?”
陈平心中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或许是近来雨水稍多吧。”
他低头看着自己因为常年劳作而略显粗糙的双手,心中第一次涌起了强烈的信心。这条路,虽然慢,但似乎真的走对了。
而他不知道的是,在后山更高处,一座简朴的洞府前,一位须发皆白、正打理着几株珍稀药草的老者,偶尔会将目光投向山下那片无人问津的废药田,浑浊的眼眸中,偶尔会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
“有点意思……”老者喃喃自语,随即又摇了摇头,继续专注于手中的活计,“且再看些时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