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八音盒里的世界 > 第103章 尘轨校准·菌脉共生

第103章 尘轨校准·菌脉共生(2 / 2)

乐乐、古丽、阿木尔、林羽和小宇围在恒温舱前,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激动。古丽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花苞的内部结构,屏幕上显示出清晰的花粉囊和胚珠——这意味着,未来在海卫一和柯伊伯带,植物不仅能生长,还能繁殖。

“花苞的生长需要更多的氮元素,”古丽调整着培育舱的营养液输送速率,“我们得把菌脉素的浓度再提高0.5%,确保花苞能顺利绽放。”

小宇拿出平板,开始记录这一刻的所有数据:时间2088年10月1日14时30分,温度-242c,灵脉能量频率7.9赫兹,三生菌活性99%,冥卫二菌株活性98%,花苞直径0.8厘米……每一个数据,都将成为“灵脉十四号”培育系统的重要参考。

林羽看着花苞,突然想起自己年轻时在火星上培育的第一株火星稻。“当年我们以为,火星上能长出稻子就已经是奇迹,”他轻声说,“现在看来,宇宙给我们的惊喜,远比我们想象的多。”

乐乐拿出手机,对着花苞拍下一张照片——照片里,淡白色的花苞在冷光下泛着莹光,背景是实验室里忙碌的身影。她将照片上传到“全球少年灵脉数据库”,并写下一段简短的文字:“从火星稻到海卫一花,生命的力量,能跨越星辰大海。”

当天晚上,指挥中心召开了“灵脉十四号”任务的第三次协调会。来自地球、月球、火星基地的团队通过全息投影参会,共同讨论中继卫星的发射准备和探测器的最终设计方案。

“中继卫星的燃料加注已完成90%,”月球基地的工程师汇报,“抗尘埃测试和信号传输测试全部通过,预计2089年2月完成所有准备工作,等待春分的发射窗口。”

“‘灵脉十四号’的培育舱已安装完毕,”小宇展示着培育舱的内部画面,“我们加入了菌脉素储存罐和自动营养液调节系统,能根据柯伊伯带的环境变化,实时调整培育参数。”

“探测器的导航系统也进行了优化,”阿木尔补充道,“加入了‘柯伊伯带天体规避算法’,能提前识别轨道上的小行星和冰陨石,避免像‘灵脉十三号’那样遭遇意外。”

乐乐坐在主位,认真听着每一个汇报。当所有团队都汇报完毕后,她站起身,看着屏幕上来自世界各地的面孔——有白发苍苍的老科学家,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还有正在少年实验室里熬夜工作的学生。

“从2033年第一次接触火星菌丝,到今天培育出能在柯伊伯带环境中开花的植物,我们用了55年,”乐乐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到每一个角落,“这55年里,我们经历过失败,遇到过挫折,但从未放弃过探索宇宙的梦想。”

她指着屏幕上“灵脉十三号”和“灵脉十四号”的轨迹图——两条淡色的线条在宇宙中延伸,一条指向海卫一,一条指向柯伊伯带,最终在遥远的未来,会在太阳系的边缘交汇。

“2089年春分,中继卫星将飞向冥王星;2090年冬至,‘灵脉十四号’将启程;2101年,‘灵脉十三号’将在海卫一种下第一颗焰果种子;2105年,‘灵脉十四号’将进入柯伊伯带核心区域。”乐乐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这些时间节点,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因为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在其他星球上种活植物,更是为人类寻找新的家园,为生命寻找更广阔的未来。”

协调会结束后,乐乐留在指挥中心,打开“全球少年灵脉数据库”,开始撰写第103章的日志。窗外的夜空已经完全黑了,星星在天空中闪烁,像无数双注视着宇宙的眼睛。她指尖在屏幕上滑动,写下标题《尘轨校准,菌脉共生》:

“2088年秋分,柯伊伯带尘埃流预警触发,‘灵脉十三号’成功修复过滤器破洞,‘灵脉十四号’中继卫星完成抗冲击测试;‘海卫一五号’幼苗孕育花苞,菌脉素实现量产,冥卫二菌株与三生菌的共生网络趋于完善——这一季的风,带着尘埃的重量,也带着开花的希望。

月球基地的真空舱内,机械臂为卫星披上钛合金铠甲;地球实验室的恒温舱里,微生物与植物根系编织出能量之网;指挥中心的屏幕前,数据与算法校准着通往柯伊伯带的星轨。每一次修复,每一次测试,每一次生长,都是在为未知的旅程筑起屏障,也为生命的延续开辟道路。

我们曾为0.3厘米的过滤器破洞彻夜不眠,也为0.8厘米的花苞欢呼雀跃;我们在实验室里反复调试菌脉素的浓度,也在宇宙中精准计算探测器的轨迹。因为我们知道,星际探索没有小事,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成败;每一点进步,都可能改写人类的未来。

全球的灵脉团队正在集结:巴西的少年们研究木星微生物,挪威的科学家探索北极冰层,澳大利亚的团队培育沙漠植物……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说着不同的语言,却有着同一个目标——让生命的足迹,遍布宇宙的每一个角落。

2088年10月1日,‘海卫一五号’的花苞开始生长,这是柯伊伯带种植计划的第一个里程碑。它像一颗小小的星辰,在实验室的冷光下闪烁,也在我们的心中点亮了新的希望。

下一个目标,是让这朵花开满柯伊伯带;下一段旅程,是让焰果的种子在海卫一的冰层下扎根。我们的脚步,不会因为尘埃而停歇;我们的梦想,会随着星轨延伸向更远的宇宙。

因为我们坚信,生命的力量,能跨越星辰大海;灵脉的传承,会照亮未知的未来。”

日志的最后,乐乐附上了两张照片:一张是“海卫一五号”幼苗孕育花苞的特写,淡白色的花苞在叶片间若隐若现;另一张是指挥中心的夜景,环形屏幕上显示着“灵脉十三号”和“灵脉十四号”的轨迹图,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