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们看着堆在库房门口的那些东西,眼睛都有些发热。这些东西不值钱,却是屯民们能拿出的、最朴实真挚的心意。赵援朝吸了吸鼻子,大声说:“谢谢!谢谢乡亲们!我们一定好好教!”
郑卫国和程秋霞站在人群外围,看着这热闹又温馨的场面。郑卫国点点头,低声道:“秋霞,你这主意,真不赖。瞅瞅,还挺有模有样。”
程秋霞笑了笑,目光却瞥见老马也站在不远处,神情有些犹豫,他身边站着安安静静的莲娜。莲娜今天穿了一件洗得发白的旧衣裳,头发梳得整齐,眼神依旧有些空茫,但似乎被这热闹的气氛吸引,没有像往常那样躲闪。
老马搓着手,走到程秋霞身边,低声问:“秋霞妹子,你说…我把莲娜也带来,行不?她虽然不懂,但让她在旁边听着,看看,兴许也能沾点人气儿?”他眼里带着期盼。
程秋霞看着莲娜那如同孩童般纯净又迷茫的脸,心里一软,拍了拍老马的胳膊:“带来!咋不行?让她坐着听挨着飞飞,不碍事。”
老马脸上顿时露出感激的笑容,连忙拉着莲娜,找了个靠墙角的条凳坐下。莲娜顺从地坐着,手指无意识地卷着衣角,目光却落在了前面那块深色的石板上。
“上课了!上课了!”孙晓玲清了清嗓子,努力让自己显得有威严。孩子们嘻嘻哈哈地找到位置坐下,大人们则围在库房门口和窗户边,好奇地张望。
第一课,由王琳和李文娟主持。王琳拿起一块红砖头,在石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人”、“口”、“手”三个大字。她的字娟秀有力。
“同学们,跟我念,人——”
孩子们参差不齐地跟着念:“人——”
“口——”
“口——”
“手——”
“手——”
程飞坐在莲娜旁边的条凳上,小腿够不着地,在空中轻轻晃荡。她看着石板上那三个陌生的符号,又看看自己的手,学着王琳的样子,伸出自己的小手,仔细地描绘着。
窗外的夕阳透过窗户,将金色的光斑洒在库房里,照亮了孩子们认真或假装认真的小脸,照亮了知青们带着汗水和期望的面庞,也照亮了角落里莲娜那安静侧影和门口屯民们带着笑意的脸庞。
在这间充满泥土气息的简陋库房里,知识如同悄然落地的种子,在这片黑土地上,开始孕育新的希望。琅琅的跟读声飘出窗外,与晚风、炊烟融合在一起,谱成了靠山屯这个夏日傍晚,最动人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