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京都,寒风卷着碎雪敲在窗上,发出“簌簌”的声响。
李扬站在监视器前,屏幕上正播放着《星你》第12集的初剪片段。
“这里的情绪对了。”他转头对剪辑师小陈说,“但转场可以再柔和一点,用窗玻璃上的雨滴特写过渡,从雨天切到室内时,别太突兀。”
小陈连忙对画面做出调整,淡蓝色的雨丝在屏幕上晕开,恰好遮住场景切换的痕迹。
李扬看着修改后的片段,满意地点点头。
“就按这个思路来,剩下的精剪就了交给你们。我会每天过来审一遍,有问题咱们再碰。”
小陈愣了愣:“李导您不亲自剪了?”
他记得《入殓师》后期时,李扬连每一帧的光影都要亲自调,常常在剪辑室泡到后半夜。
“你们剪得不错。”李扬拿起桌上的分镜脚本,“电视剧讲究故事流畅,你们把握住人物情绪的起承转合就行。
我审核时要是觉得哪里不对,咱们再一起改。”
他顿了顿,看向其他几位剪辑师,“这也是给你们锻炼的机会,以后公司项目多了,总不能全靠我一个人盯着。”
众人脸上都露出兴奋的神色。能得到李扬的认可,还能独立负责精剪,对他们来说是莫大的信任。
李扬笑了笑,转身往外走去。
回到办公室坐下,墙上的挂钟刚跳过十点。
扬掏出手机想给范小胖发消息,问问她杂志拍摄顺不顺利,屏幕却先亮了起来,显示着“王涛”的名字。
这位大僵的总经理,上次见面还是半年前在香江李教授的实验室里。
“李总!按您要求设计的无人机样机做出来了!”
王涛的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
“太好了!”李扬也是心情激动的问道,“最快速度给我送一台过来,我要看看实际效果。”
“我已经在首都机场了!”王涛笑出声,“早上七点的航班从鹏城飞过来,刚取完行李。
本来想让助理送,想想还是亲自来,有些技术细节得当面跟您汇报。”
李扬愣了愣,随即失笑——还真是搞技术的人,性子是又急又较真劲。
“我让人去接你,直接来公司。”
一个小时后,王涛走进了李扬的办公室,他眼下带着青黑,显然是没休息好。
一进门就把手里的黑色设备箱放在桌上,动作轻得像捧着什么宝贝。
“李总您看,这是第一代样机。”他搓了手,随即弯腰打开箱子。
箱子打开的瞬间,李扬的目光就被吸引住了
——银灰色的机身呈流线型,四个螺旋桨支架可以折叠,机腹嵌着个小巧的摄像头,整体造型已经和记忆中大僵第一代无人机有七八分相似了。
他拿起样机,机身很轻,指尖能摸到金属外壳的磨砂质感。
“参数怎么样?”李扬摩挲着摄像头的镜头,镜片在灯光下泛着冷光。
“电池用的是松下
电芯,重量控制在七百克以内,能抗三到四级风,操控距离500米,续航12分钟。”
王涛递过份测试报告,“摄像模块按您的要求加了,我们用了三轴稳定器作为云台,但现在只能拍720p画质,防抖效果一般,还得优化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