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点,内容组的会议室里摆满了资料,从《考工记》到《天工开物》,从敦煌壁画的高清复刻到故宫的建筑图纸。
“上午定了框架,下午咱们抠细节。”张一谋呷了口茶,“李扬,你先说说你的想法,哪儿需要调整,哪儿需要加东西。”
李扬点开ppt,第一张是击缶而歌的分镜:“缶阵的数量是两千零八面,每面直径一米二,摆成正方形,需要多大场地?演员的秦代玄衣具体是什么纹样?”
历史学者陈教授推了推眼镜:“缶的形制得考据,战国曾侯乙墓里出土过青铜缶,纹饰是蟠虺纹,咱们得照着来,不能瞎编。”
会议一开就刹不住车,从背景音乐用编钟还是交响乐到历史人物的出场顺序,每个人都据理力争,咖啡喝了一壶又一壶,窗外的天渐渐黑了,会议室里的灯却越开越亮。
就这样,内容组的会议连开了两天,中间只睡了五个小时。当周五晚上敲定最后一版脚本时,所有人都瘫在椅子上,李扬揉着发酸的肩膀,突然想起件事,叫住正要离开的张一谋。
“张导,有件事得跟你说下。”李扬递过去一份日程表,“我在现在手里还有三个项目,合同早就签了,实在推不掉。”
张一谋接过日程表,眉头微微皱起。
“我不是要撂挑子。”李扬赶紧解释,“脚本定稿后,具体执行有王导盯着,我远程跟进,保证不耽误进度。要是有急事,随时给我打电话,我立马飞回来。”
张一谋沉默了半分钟,突然笑了:“你当我老糊涂了?知道你忙。”他把日程表还回去,拍了拍李扬的胳膊,“年轻人嘛,事业为重。只要内容这块不掉链子,你该忙忙你的。”
张一谋顿了顿,眼里闪过一丝狡黠,“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要是远程指导出了岔子,我可不管你在霉国还是月球,立马给我滚回来。”
李扬心里的石头落了地,笑着点头:“你放心,保证掉不了链子。”
走出筹备中心时,已是深夜,王义打了个哈欠:“李导,张导这脾气,还真挺好说话。”
“不是好说话,是理解。”李扬抬头看着天上的星空,“他知道,搞创作的人,得有点自己的空间。”
夜风里带着槐花香,李扬掏出手机,给范小胖发消息:“脚本定了,接下来,就是把纸上的文字,变成现实了。”
屏幕那头秒回:“加油,我的副导演大人。”
李扬看着屏幕笑了,脚步轻快地走向停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