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铁壁关的砖石可以重修,兵员可以补充。但经此一役,有一种东西已深深烙印进每一个幸存者的骨髓——天子与他们同生共死,国门由他们共同守护。这信念,比任何关墙都更加坚固。
任杨谦走到她身边,声音很轻,却清晰无比:“北莽元气大伤,十年内,再无南窥之力。陛下,我们守住了。”
皇甫明月微微颔首,目光越过关墙,望向广袤的北方,最终回望身后的万里山河。
“我们守住了今日,”她的声音带着疲惫,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但守护,永无止境。传令下去,厚葬所有阵亡将士,无论敌我。抚恤家属,重修关防。”
她顿了顿,深吸一口带着血腥与硝烟的空气,朗声道:
“此战,铁壁关上下,皆是我大明英烈!历史,将铭记这一天!”
铁壁永铸
许多年后,关于铁壁关之战的传说,在茶馆酒肆中被反复传唱。
人们会唱诵女帝皇甫明月纵身一跃的决绝,会描绘星术师任杨谦召唤星河的玄奇,会感慨守军将士视死如归的忠勇。
但真正让铁壁关成为不朽象征的,并非某个人或某场法术。
而是那个黎明,在尸山血海中屹立不倒的残旗。
是那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背后,超越生死的责任与担当。
是胜利的欢呼之下,对牺牲最深刻的铭记,与对守护最坚定的延续。
铁壁关,自此真正成了北境永不陷落的精神丰碑。
而那场石破天惊的胜利,其真正的意义在于——
它告诉天下,这个民族的血仍未冷,脊梁仍未弯。
国门在此,魂亦在此。
(铁壁关终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