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渭水接亲(2 / 2)

“岳父这话不对!”岳承嗣攥紧了拳头,嗓门一下提起来,“去年闯军围城,是农户们帮着运粮、修城墙,才守住了西安!如今让他们吃饱饭,种好地,就是最好的‘守土’!我穿官服还是穿短打,有啥要紧?百姓能安稳过日子,才是要紧的!”

“放肆!”温体仁猛地抬手,折扇“啪”地打开,指着他道,“体统就是体统!君臣有别,文武有分,你连这点规矩都不懂,如何掌一方军政?我且问你,你在陕地斩杀二十余官员,此事可是真的?”

岳承嗣梗着脖子:“是真的!那些人是贪官,卷走百姓粮饷,逼死了好几户人家,杀他们是为民除害!”

“为民除害?”温体仁气得脸色发白,“你可知那些官员皆是科举出身,是朝廷选拔的栋梁!你说杀就杀,断了读书人入仕之路,这是违背祖制!西安一战,你以七万破十四万,是彪炳史册之功,可这杀官之举,足以让你功过相抵,日后必被天下读书人唾骂!”

“唾骂就唾骂!”岳承嗣往前一步,两人几乎脸贴脸,他粗声吼道,“我岳家三代从军,从不在乎名声!我只知道,去年百姓饿肚子时,那些‘栋梁’在府里喝酒吃肉;闯军来了,那些‘栋梁’卷着钱财跑了!若不是我杀了他们,分了粮种,今年这苗,早被他们抢去当私产了!”

“你还敢狡辩!”温体仁气得浑身发抖,折扇指着岳承嗣的鼻子,“孔孟之道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官员有错,当交吏部处置,轮不到你一个武将越俎代庖!你这样做,是在挑动文武对立,是在乱朝廷的纲纪!”

“纲纪?”岳承嗣气极反笑,伸手一把拍开他的折扇,“那些文官拿着俸禄,却不管百姓死活,这就是岳父说的‘纲纪’?若朝堂上的文官能救民于水火,能让百姓吃饱饭,又何需我等武将抛头颅、洒热血守边关?又何需我在西安拼杀?恕我不敬,如今那些只讲纲纪、不管民生的儒学,在我眼里,就是一坨粪土!”

“你……你竟敢亵渎孔孟!”温体仁气得眼前发黑,指着岳承嗣,声音都在抖,“竖子!真是竖子不足以谋!我当初就该劝陛下,不该让玉薇嫁你这莽夫!”

“父亲!”温玉薇赶紧扑过来,拉住温体仁的胳膊,又推了推岳承嗣,“你们别吵了!有话好好说!”

“夫人你别拦着!”岳承嗣红着眼,“今日我就得跟岳父说清楚,文官武将不是仇人,百姓才是根本!若文官能办实事,我何苦跟他们拧着!”

“我跟你这莽夫没什么好说的!”温体仁甩开女儿的手,转身就要往船上走,“你这样的人,根本不懂治国之道,跟你多说一句都是白费口舌!”

“温阁老!”一旁的王二再也忍不住,拎着锄头冲过来,挡在温体仁面前,“您不能这么说岳将军!若没他,去年我家娃就饿死了!您是文官的顶梁柱,可您看看这田里的苗,看看百姓的笑脸,这都是岳将军换来的!您要是来骂他的,那请回!西安不欢迎您!”

“对!不欢迎!”农户们也围了上来,举着锄头镰刀,眼神里满是敌意。

温体仁看着眼前的场景,又看了看满脸怒容的岳承嗣,再看看拉着他衣袖哭红了眼的女儿,胸口剧烈起伏着,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渭水的风卷着稻花香吹过来,拂动他的藏青常服,也拂动岳承嗣粗布短打的衣角,两个站在文武顶端的人,就这么对峙着,像两座互不相让的山,中间夹着满心委屈的温玉薇,和一群护着岳承嗣的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