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战地动员会(1 / 2)

孟烦了在西岸打得要死要活的时候,许粟在干什么呢?

他在处理部队后勤。

等到官当到师长这个级别,作战指挥已经成了他工作中很少的一部分,反而后勤工作越来越重要。

现在,许粟除了每天收集对面鬼子的侦察情报,隔个几天展开一次隔岸炮战外,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安排全师一万多人的衣食住行。

“师座,昨天慈凉寺战斗的报告送回来了。”林译将刚刚眯了一会的许粟叫醒了。

“我方一共投入正规军三个连,地方游击队两个小组,一共457人,总计伤亡268人。”林译拿着作战报告念着。

“慈凉寺歼灭日军一个中队,游击战消灭了一部分伪军及冒进的鬼子,总共击毙206名日军,伪军没有统计。”

许粟接过作战报告翻阅着,问道:“伤亡比不错,打得很不错啊。总结胜利原因没?”

“主要是我们集结了优势兵力,在大雾中进行了突袭,而且是前后夹击。战术上有优势。”

“而且,参战的士兵事前都发了赏银,打起来都很英勇。”

现在发到许粟军中的已经都是经过整训的新兵了,他们不再像壮丁那样随时的都想逃跑。毕竟家人都在兵役署手里,逃回去是要杀全家的。

不过,好处是,动员起来就更方便了。

许粟现在每天都到部队一线视察,增强对基层的掌控力。在近期的视察中,许粟动员出一个连的士兵,整编后送过江去。

这些士兵过江之前,先按照过江之后的伙食待遇休整了一周。

许粟当着他们的面按照每人二十大洋的标准,将抚恤金邮回了士兵自己填的家乡。当然了,名义上说的是开拔费。

许粟给他们许诺打完仗回来,只要活着,就升一级,可以当班长。

当然了,待遇是好的,但军法也是严厉的。要是过了江敢逃跑或者怯战,枪毙都是轻的,还要通过兵役署连坐逃兵家人。

“剩下的人,除了先遣队,先都撤过江来。”许粟在报告上批示后递给林译。

“老规矩,打完仗还想走,发路费让他们回去。留下的,士兵一律放到一团担任班长,带兵的老兵们遣返原单位。”

许粟的这个新兵连和特务连凑一起都拼不出一个排了,建制已经没有必要存在了。

林译想着江那边的炮灰们,小心翼翼地问道:“先遣队也伤亡颇大,要不也撤过江休整一段时间?”

“不行。”许粟一口否决了林译的提议。

“不仅不能撤,还要继续打。要争取每周打一次慈凉寺这样的战斗,不断淬炼部队。”

“告诉孟烦了,先遣队的人员武器优先补齐。这个新兵连虽然没了,但我会每周组织一个连,渡江过去参战。”

许粟看了一眼时间,已经早上八点了,今天还要去组织战地动员会。

“咱们先出发吧,战地动员会的乡绅们估计已经等着了。”

在骑马前行的路上,林译抱怨道:“师长,我感觉你对工作是不是要求得太紧了?参谋处现在已经运转过度了,大家都快累趴下了。”

在非战时,许粟还是很和善的。一众兄弟提的建议只要合理,他也会积极采纳。更不要说作为他的辅助大脑的林译了,所以林译才敢这样直言。

“不紧不行啊。”许粟骑着马走在前面:“部队就像大孩子,我这里松一点,

“可上峰也没给我们下达作战任务。”林译有些不满:“沿怒江的几个军都没有行动,他们部队也管得挺好啊?”

“好个头,远得不说。就说我们旁边的虞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