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北大博士 > 第186章 潮声引路,遗迹浮影

第186章 潮声引路,遗迹浮影(1 / 2)

第一百八十六章潮声引路,遗迹浮影

新家园的晨雾还未散尽,中枢控制室前的空地上已挤满了人。探照灯的光柱刺破薄雾,将“东部探索队”的旗帜照得格外醒目——旗帜以星木为杆,蓝绸为面,上面绣着各族群的图腾:风语族的风引石、火岩族的熔岩晶、岩穴族的溶洞纹,最后由星源蝶的荧光粉勾勒出一道环绕归墟的弧线,像极了阿墨曾说过的“星轨路网”。

沈砚穿着嵌有星源碎片的防护甲,正弯腰检查星源驼背上的物资——水泽族的防水皮囊、火岩族的应急熔岩灯、星木族的防腐木铲,还有岩穴族特制的探洞绳,每一件都由各族群精心准备,叠放在一起时,竟透着一种莫名的规整与默契。

“首领,探洞队的装备都清点好了!”石垣大步走来,他身后跟着三个岩穴族工匠,每人肩上都扛着一卷泛黄的兽皮卷,那是从溶洞岩壁上拓印下来的古纹路,“连夜比对了归墟的地质图,古地图上标记的‘月牙湾’,应该就在东部海岸线的中段,那里离星源潮汐带最近。”

沈砚接过兽皮卷,指尖拂过那些暗红的纹路,只觉指尖传来一阵微弱的暖意——这纹路里残留的星源能量,比溶洞岩壁上的更浓郁。“出发前再确认一次分工。”他扬声开口,目光扫过队列里的五十余人,“水瑶带水泽族小队,乘芦苇船沿海岸线探查水路,标记可停靠的海湾;石垣带探洞队,重点研究沿途发现的岩石痕迹,比对古地图;陈景明的技术组负责监测星源能量,一旦出现异常立刻示警;风岚带领风语族,实时观测天气和气流,避开风暴区。”

“那我呢?”阿墨从风语族的队伍里探出头,她今天换上了水泽族特制的防水靴,背上的小背包里鼓鼓囊囊,除了荧光沙和清脉草,还多了一本沈砚送她的“探索手记”,据说能用来记录沿途的见闻。

沈砚无奈地笑了,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你跟着技术组,帮陈景明记录数据,顺便……用荧光沙给我们的营地做标记,可不许再偷偷跑到危险的地方去。”

阿墨立刻挺直腰板,郑重地拍了拍背包:“放心吧沈砚哥,我这次一定听话!”她身后的星源松鼠也跟着直起身子,爪子搭在背包上,像是在附和她的保证。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时,探索队的队伍正式出发。五十余人的队伍沿着刚修好的“石漠-红谷”路段前行,星源驼的蹄声踏在熔岩晶石铺就的路基上,发出沉闷的“咚咚”声,风语族少年吹奏的风笛声响彻天际,像是在为这场未知的探索奏响序曲。

队伍行至黑风沙漠东段时,沙狐族的阿力带着两名族人早已等候在那里。“首领,按照你们的吩咐,我们探查了盐泽的地貌。”阿力手里拿着一张简易的沙画地图,指着上面的蓝色区域说,“沙暴把盐泽的西侧冲出了一条浅滩,正好能让芦苇船通行,省了我们绕路的功夫。”

沈砚顺着阿力指的方向望去,远处的盐泽泛着淡淡的银光,风一吹过,盐粒扬起细小的尘雾,竟有种别样的壮观。“辛苦你们了。”他拍了拍阿力的肩膀,“沙狐族对沙漠的熟悉度无人能及,接下来的路程,还需要你们带路。”

阿力咧嘴一笑,露出两排整齐的牙齿:“放心!跟着我走,保证不会迷路,还能找到甜水泉!”

队伍沿着盐泽边缘前行,正午的阳光越来越烈,盐粒反射的光线刺得人睁不开眼。水泽族的族人立刻拿出芦苇编织的遮阳帽,分发给队伍里的人,又从皮囊里倒出清冽的泉水,给星源驼解渴。阿墨蹲在盐泽边,好奇地用手指蘸了一点盐粒,尝了尝,立刻皱起眉头:“好咸!”

陈景明正好在旁边监测能量数据,见状笑着说:“盐泽里的盐是归墟的重要资源,以后可以用来腌制食物、保存粮食。”他说着,将监测仪的探头伸进盐泽的浅水里,屏幕上立刻跳出一串数据,“奇怪,盐泽的水里也有星源能量,虽然很微弱,但和东部的能量波动频率一致。”

“难道归墟的星源能量是连通的?”风岚走到他身边,抬手感受着气流,“从西部的黑风沙漠,到中部的红谷,再到东部的海岸线,能量像是在地下形成了一张网。”

沈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想起溶洞里的古老纹路,那些图案似乎也在暗示着某种“连接”。或许归墟的星源能量本就是一个整体,只是被地形和时间分割开来,而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重新找到这些被遗忘的连接点。

傍晚时分,队伍抵达盐泽东侧的浅滩。水瑶立刻带领水泽族的族人行动起来,将折叠的芦苇船展开,放入浅滩的水中。这些芦苇船比之前救援用的更大,船身两侧嵌着星源水晶,能在夜间发出蓝光,既可以照明,又能驱散水中的危险生物。

“今晚就在这里扎营,明天一早乘船沿海岸线出发。”沈砚下达命令,各族群立刻分工——星木族的族人砍伐附近的耐旱灌木,搭建临时帐篷;火岩族的工匠点燃熔岩灯,橙红色的火光驱散了夜色,也带来了温暖;沙狐族的人则在营地周围撒上驱虫的草药,防止夜间被毒虫叮咬。

阿墨跟着陈景明在营地边缘布置监测设备,她蹲在地上,用荧光沙在设备旁画了一个小小的星源蝶图案,淡蓝色的荧光在夜色中格外显眼。“这样就算晚上看不清,也不会踩到设备了。”她仰起脸对陈景明说,眼里满是得意。

陈景明看着那个歪歪扭扭的星源蝶,忍不住笑了:“没想到你的荧光沙还有这用处,以后技术组的设备标记,就交给你了。”

阿墨立刻欢呼起来,转身又去给其他设备画标记。星源松鼠跟在她身后,时不时用爪子沾一点荧光沙,在地上印出小小的爪印,像是在和她一起“工作”。

深夜的营地格外安静,只有熔岩灯的火光在风中摇曳,还有远处盐泽里传来的细微水声。沈砚坐在营地中央的石台上,手里拿着那卷古纹路拓片,借着火光仔细研究。石垣悄悄走过来,坐在他身边,递过一块烤得温热的星源兽肉:“还在想那些纹路?”

沈砚接过兽肉,点了点头:“这些纹路不只是地图,你看这里。”他指着拓片上一个圆形的图案,“这个图案和星源水晶的切面很像,或许是在标记星源能量的聚集点。还有这里的波浪纹,比其他地方更粗,可能代表着星源潮汐带的能量强度。”

石垣凑近看了看,黝黑的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你这么一说,还真有点像!岩穴族世代和岩石打交道,却从没见过这么奇怪的纹路,像是……不是归墟的族群留下的。”

“不是归墟的族群?”沈砚心里一动,难道归墟在他们之前,还有其他的居住者?那些人是谁?他们又去哪里了?无数个疑问在他脑海里盘旋,却找不到答案,只能等着抵达东部海岸线后,寻找更多的线索。

两人正说着,远处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滴滴”声——是技术组的监测仪发出的警报。沈砚和石垣立刻起身,朝着监测设备的方向跑去,陈景明已经站在设备前,脸色凝重地看着屏幕。

“怎么回事?”沈砚问道。

“星源能量波动突然增强,而且方向是从海底传来的!”陈景明指着屏幕上跳动的紫色波纹,“峰值已经达到了5%,比之前在溶洞里检测到的还要高!”

风岚也闻声赶来,她抬手感受着海风,眉头紧锁:“海上的气流很混乱,像是有风暴要形成,但奇怪的是,天空没有乌云,不像是自然风暴。”

“难道和星源潮汐带有关?”石垣猜测道,“古地图上标记的星源潮汐带,说不定会在夜间出现能量爆发。”

沈砚看着屏幕上越来越强的能量波动,心里做出决定:“风岚,你带领风语族密切关注气流变化;陈景明,继续监测能量数据,记录波动规律;其他人留在营地,不要擅自行动。我带几个人乘芦苇船去近海查看,一旦有危险立刻返回。”

“我也去!”阿墨不知何时跑了过来,手里紧紧攥着她的探索手记,“我能帮你们照明,还能记录下海上的情况!”

沈砚看着她坚定的眼神,知道自己劝不动她,只能无奈地点头:“那你跟着我,不许离开我的视线范围。”

很快,三艘芦苇船准备好了。沈砚、阿墨、陈景明和风岚各乘一艘,朝着能量波动的方向驶去。夜色中的海面泛着淡淡的银光,星源水晶发出的蓝光在水面上投下长长的影子,像是在海面上铺了一条蓝色的路。

行驶了大约半个时辰,船身突然开始轻微摇晃,海面上泛起细小的浪花,监测仪的警报声越来越急促。“前面就是能量核心区了!”陈景明大喊道,指着前方的海面——那里的海水泛着淡淡的紫色,像是被星源能量染过一样。

沈砚示意大家停下船,拿出星晶灯朝着海面照去。就在这时,海面突然掀起一道巨浪,浪花中竟夹杂着淡紫色的光芒,朝着芦苇船的方向扑来。“小心!”沈砚大喊一声,将阿墨护在身后,同时调动体内的星源能量,在船身前形成一道透明的屏障。

巨浪拍在屏障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浪花四溅,淡紫色的星源能量顺着屏障蔓延开来,却没有伤害到船上的人。阿墨躲在沈砚身后,探出小脑袋,看着海面上的奇特景象,忍不住瞪大了眼睛——浪花落下后,海面上竟浮现出一道道淡紫色的光带,像是海底的星星连成了线,顺着海流的方向,朝着东部的月牙湾延伸。

“这些光带……像是在引路。”风岚惊讶地说,她从未见过如此奇特的景象,海面上的光带整齐排列,像是人为布置的路标。

陈景明立刻调整监测仪的方向,将探头对准光带:“光带里的星源能量很稳定,和古纹路里的能量频率一致!”

沈砚看着那些延伸向月牙湾的光带,心里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这些光带,或许是通往星源潮汐带的路标,是古代的人留下的。”

就在这时,海面上的光带突然开始移动,像是在催促他们前行。沈砚不再犹豫,示意大家跟上光带的方向,朝着月牙湾驶去。光带的尽头,月牙湾的轮廓渐渐清晰——那是一处形似月牙的海湾,岸边的沙滩泛着银白色的光芒,像是铺了一层碎银。

海湾的中央,有一块巨大的黑色礁石,礁石上刻着和溶洞里一样的古老纹路,只是比溶洞里的更清晰、更完整。光带顺着礁石蔓延而上,在礁石顶部汇聚成一个圆形的图案,图案中间,竟嵌着一块半透明的星源水晶,正散发着淡淡的紫色光芒。

“那就是星源能量的源头!”陈景明激动地说,监测仪上的能量波动峰值已经稳定在4%,不再继续增强。

沈砚带领众人将船停靠在沙滩上,小心翼翼地朝着礁石走去。礁石上的纹路比拓片上的更复杂,除了之前见过的太阳、水流图案,还有一些类似人物的刻画——那些人物身形高大,手里拿着奇怪的工具,像是在开采星源水晶,又像是在修建什么建筑。

“这些刻画……像是在记录某种活动。”石垣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不知何时,他也带着几名岩穴族工匠赶了过来,“岩穴族对石刻很敏感,这些纹路的刻痕很规整,应该是用特制的工具雕刻的,而且刻痕里残留的星源能量,比溶洞里的更浓郁,说明这里的石刻年代更晚一些。”

阿墨蹲在礁石旁,用手指轻轻抚摸着那些刻画,突然发现纹路的缝隙里嵌着一些细小的荧光粉,和星源蝶翅膀上的荧光粉很像。“沈砚哥,你看这个!”她指着缝隙里的荧光粉说,“这些粉在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