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北大博士 > 第184章 岩穴援困,路网通联

第184章 岩穴援困,路网通联(2 / 2)

沈砚、阿石和阿墨组成探查小队,戴上用风纹草编织的防毒面罩——面罩里缝了清脉草干,能过滤瘴气。刚走进谷内,就看到地面上散落着几片枯黄的野草,远处的溶洞入口旁,蜷缩着几只受惊的星源兔,显然是被瘴气逼得无处可去。

“这边有脚印!”阿墨突然指着地面,淡灰色的沙地上,有一串细小的脚印,朝着谷内的暗河方向延伸。阿石顺着脚印追踪,很快在一处溶洞前听到了微弱的咳嗽声——溶洞内,十几个岩穴族老弱正靠在岩壁上,其中几个孩子脸色发白,显然是吸入了少量瘴气。

“我们是归墟联盟的救援队!”沈砚喊道,举起手里的净化碎片,碎片的绿光驱散了周围的瘴气。岩穴族的族长是个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名叫石垣,他惊喜地站起来:“终于等到你们了!谷内的暗河还能走,就是瘴气太重,我们不敢贸然出去。”

阿墨赶紧从背包里掏出清脉草汁液,倒在小瓷碗里,递给生病的孩子:“喝一点,能缓解咳嗽。”孩子接过碗,小口喝着,没过多久,脸色就恢复了些许红润。石垣感激地说:“谢谢你们!岩穴族擅长挖掘溶洞,等瘴气散去,我们愿意帮联盟挖地下储粮库,还能找出归墟的暗河分布图,方便各族群水路通行。”

与此同时,水泽族的芦苇船队也通过暗河进入红谷。水瑶指挥着族人,将清脉草汁液倒进暗河,淡绿色的汁液顺着水流扩散,河水中的瘴气毒素很快被中和。“顺着暗河走,就能到溶洞!”水瑶对着船舱里的岩穴族向导喊道,向导是石垣的儿子石小,之前曾去过新家园,熟悉暗河路线。

芦苇船刚驶出暗河出口,就看到沈砚等人正护送岩穴族老弱往这边走。“快上船!”水瑶喊道,族人立刻放下船板,将老弱扶上船。石垣看着满船的水泽莲幼苗,激动地说:“这些幼苗种在暗河旁,以后谷内的水质就不用担心了!”

当天傍晚,红谷的瘴气浓度已降到0.3%,达到安全标准。林叶带领的星木族队伍也赶到了,他们在谷口种下速生星杨幼苗,又在暗河两岸种上水泽莲,风语族则在幼苗周围布上风语阵,引导气流促进植物生长。“再过半个月,这些植物就能形成防护带,瘴气不会再反弹了。”林叶擦了擦汗,对石垣说。

石垣握着沈砚的手,眼里满是感激:“联盟不仅救了我们,还帮我们改善了居住环境,岩穴族愿意正式加入联盟,以后我们的溶洞、暗河和挖掘技术,都愿意和各族群共享!”

红谷救援成功后,联盟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核心议题是“修建归墟路网”。中枢控制室的地图上,沈砚用红色炭笔勾勒出三条主干道:“第一条是‘石漠-红谷线’,利用岩穴族的溶洞,修一条地下通道,避免沙暴影响;第二条是‘星木林-水生净化带线’,走陆路,沿途种上风信花和星杨,做路标和防护;第三条是‘黑风沙漠-火岩族领地线’,用火岩族的熔岩晶石铺路基,防止沙土掩埋道路。”

各族群代表纷纷响应:“石漠族负责挖掘工具!”“星木族提供木材和树苗!”“水泽族负责沿途的水源补给!”“风语族负责勘测路线,预测天气!”讨论正热烈时,陈景明突然调出一组数据:“根据监测网显示,归墟西部还有三个小族群——‘沙狐族’‘苔原族’‘溶洞族’,都居住在环境恶劣的区域,我们可以借着修路,顺便联系他们加入联盟。”

“我去联系沙狐族!”阿力主动请缨,“沙狐族住在黑风沙漠边缘,擅长寻找水源,我们修路时正好需要他们的帮助。”林叶也说:“星木林附近的苔原族,擅长培育耐寒植物,能帮我们在归墟北部种上防护林,抵御北风。”

会议结束后,修路工程立刻启动。石漠族和岩穴族组成的挖掘队,带着星晶锄头和溶洞探测仪,钻进红谷的溶洞,开始挖掘地下通道;火岩族工匠则在黑风沙漠边缘锻造熔岩晶石路基,晶石铺在沙地上,遇热后会与沙土凝结,形成坚固的路面;星木族和水泽族则沿着陆路路线,一边种树,一边修建临时驿站,供修路工人休息。

阿墨和孩子们也没闲着,他们跟着风语族的巡查队,在沿途的树上挂起荧光沙编织的小灯笼——白天吸收阳光,晚上亮起蓝光,既能做路标,又能赶跑夜间的毒虫。星源松鼠则成了“小小信使”,经常叼着纸条,在各个修路队之间传递消息,比星源鸟还灵活。

一个月后,“石漠-红谷”地下通道率先贯通。通道内壁用星木和熔岩晶石加固,每隔五十米就有一盏星晶灯,照亮整个通道。岩穴族的石垣带着族人,在通道内挖了几个侧洞,作为临时储粮库和避难所:“以后遇到沙暴,各族群的人都能来这里躲避,侧洞里还储存了足够的水和干粮。”

沈砚和各族群长老一起走在通道里,感受着平稳的地面和柔和的灯光,脸上满是欣慰:“这是联盟修建的第一条路网,以后我们还要修更多,让归墟的每一个族群,都能方便地往来,再也不用怕瘴气和沙暴。”

通道贯通的当天,沙狐族和苔原族也传来消息——沙狐族愿意加入联盟,还为“黑风沙漠-火岩族领地”线提供了水源分布图;苔原族则派出族人,带着耐寒植物种子,帮助联盟在归墟北部种上了防护林。

傍晚,新家园的广场上举办了“路网贯通庆典”。岩穴族的工匠展示了他们挖掘的地下储粮库模型,沙狐族的族人带来了沙漠里的珍稀果实,苔原族的族人则献上了耐寒植物编织的地毯。各族群的人围着篝火,吃着美食,聊着未来的计划——有人说要修一条通往归墟东部海洋的路,有人说要在路网沿途建更多的传信站,还有人说要邀请所有族群,在明年春天举办归墟联盟的第一次“团结大会”。

阿墨抱着星源松鼠,坐在篝火旁,看着广场上欢腾的人群,突然说:“沈砚哥,以后归墟的路会不会连起来,像星轨一样,绕着归墟转一圈?”沈砚笑着摸了摸她的头:“会的,一定会的。以后不管是沙漠、森林还是苔原,都有通畅的路,各族群的人可以随时互相拜访,分享美食和故事,就像一家人一样。”

星源蝶在篝火旁飞舞,翅膀上的荧光粉落在每个人的身上,像一场温暖的祝福。中枢控制室的星晶显示屏上,归墟的地图正一点点被绿色和红色填满——绿色是不断扩大的植被区,红色是刚修建或规划中的路网,每一笔都代表着联盟的努力,每一寸都承载着归墟的希望。

夜色渐深,庆典的欢声笑语还在继续。归墟的路,不仅修在了土地上,更修在了各族群的心里,它连接的不仅是地域,更是团结与信任。而属于归墟联盟的故事,还在这一条条路的延伸中,书写着新的、更宏大的篇章——未来,这里会有更多的族群相聚,更多的土地焕发生机,更多的孩子在畅通无阻的归墟里,自由奔跑,追逐属于他们的星辰与梦想。